有的外方伙伴认为,中方对合资企业的贡献价值为零。这种局面不能继续下去了
耿昭杰:过去,我们一直处于低水平的合作,从国外拿车型,KD组装,实现国产化,一轮一轮地循环。只在生产制造方面合作,没有开发和配套等关键方面的合作。
这种状况刚开始还可以,今后再持续下去不行了。这是一种强者和弱者之间的合作,不是对等的合作。这种合作长久不了,所以人家才千方百计地要控股、要独资。
现在,从上到下都应该考虑为什么合资的问题,尽快从生产领域的合作扩展到技术领域的合作,互相学习,消化吸收,开发出中外双方都有贡献价值的产品,创立中外双方共同拥有的知识产权,打响合资企业的产品品牌,达到中方对合资企业的贡献价值与外方相等的水平。
最后,用合资企业的研发能力更好地带动中资企业自主发展。数字指标不是终极目的,提高水平才是我们的初衷。
林敢为:老的合资企业续签合同后,又是30年以上的合作期。所以,自主发展脱离不开中外合资企业大量存在的大框架。目前,实际而可操作的做法是,加大中方在合资企业的实力,未来20年,让中方的贡献不再为零。没有贡献,哪来的控制力量?
引入一个新的考核概念:贡献价值
耿昭杰:合资企业的中方股份差不多都是国有的,政府考核一家合资企业好不好,应该引入一个新的概念:贡献价值,不要仅仅考核产量和利润。这样才有了机制的保证。政府还应对联合开发的产品给以政策倾斜。在不违反世贸规则的前提下,尽量保护本土开发出来的产品。
其次,应提倡中方领导人振兴民族工业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毫不动摇。
政府的作用和企业家的素质是提高合资水平的两个根本因素。另外,舆论的声音也不可忽视,要积极肯定中方的贡献率,支持、推广那些富有创造活力的合资企业,让具有创新成果的企业家更好地发展,获得更大的回报。
周颖:作为搞技术的领导,我对企业家重视技术的事情体会更深。包括政府的领导,不以赚钱为主,极端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开发的事就好办。
林敢为:假如政府有硬性规定,企业在几年以后必须拿出自己的品牌来,以此来考核企业老总的业绩,老总们就有了创品牌的动力。
自主开发包括自行开发,也包括以我为主的联合开发。因此,不排斥外商
耿昭杰:中方在合资企业的贡献增大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方。我们一定要与跨国公司长期合作,没有国际化,中国汽车发展不起来。
自主发展不是狭义的“自主”,脱离国际化,闭门造车的环境恐怕一去不返了。自主发展不是要把外商赶走,而是为合作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以实现强强联合。
光靠市场换技术,早晚有换完的那一天。凭实力换来的合作更长久。
林敢为:提高中方对合资企业的贡献率,也不是靠简单地与外方争权、跟外方斗争就能做到的。只能靠中方的实力和创造性。搞好合资企业是中外双方共同的愿望,有利于合资企业的事情,外方会同意。
建立合资企业的研发中心
耿昭杰:建立合资企业的研发中心不要停留在合同上,应该真正建立起来了。刚开始可能外国人多一些,逐渐过渡到中国人多起来。重要的是不能停步。
较早的合资企业里没有研发中心,比如在一汽,我们希望自己的汽研所能够承担起为合资企业开发的任务,以便更多地学习、参与,掌握技术。结果发现,这种方法过于理想化。即使如此,一汽也完成了一些重要研发任务,像新捷达王改型、奥迪A6的改进是很好的例子。大众还曾主动要求一汽与他们共同开发过一款皮卡车型。这说明,外方愿意与中方在开发上合作。这些年,一汽培养了一大批开发人才,也有了一部分轿车开发功能。千万不要让这些功能和开发的意志丧失掉。
林敢为:当前出现了建立合资企业研发中心的契机,就是外商也认识到它的车原封不动地拿过来,不一定被中国市场接受。大众承认自己的车型水土不服,有了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再次开发的念头。许多跨国公司的车型都有欧洲款、美国款,却没有中国款。随着竞争的加剧,必然要出现专门为中国人打造的款式,这正是中方合作伙伴参与开发的机会。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都应积极筹备建立研发中心,尽快开展工作。
合资企业开发可以先从三件事做起:一是零部件的国产化认证;二是年度车型改进,三是适应中国市场改型。
我与德国人接触的体会是,如果你真有能力,他会佩服你,愿意与你合作。大众本部的开发力量十分有限,现在许多中国项目都被转包给了其他小公司。
核心技术不可怕
林敢为:有人担心,外国人不愿意把核心技术给我们。其实,传统汽车的核心技术我们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特别是车身技术。至于汽车电子主要由供应商开发,也不神秘。可能最主要的核心技术就是发动机了。但一汽锡柴与国际大公司合作,也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6DL奥威发动机。
周颖:通过好的方式,中国人完全能够掌握核心技术,这样的例子一汽有很多。比如,我们引进的日野变速箱、膜片离合器等核心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后,都已成功掌握,并自己开发出了系列产品。这一点不必自卑。(本报记者 周丽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