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进口车市场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平日难得一见的豪华跑车品牌保时捷在去年9月份居然已经有9辆的上牌量,而2002年保时捷全年的上牌量也不过才9辆。
中国的富人大多还只是刚刚富起来,还只是买第一辆豪华车,因此容易把目标集中到奔驰、宝马等象征财富、地位的品牌上,要进入个性化阶段估计还有待时日。
1月6日,本报记者独家从上海市信息中心汽车产业发展研究室获悉,2003年4季度,在上海新上牌和老牌照换新车的进口小客车(含轿车)总量1223辆,而3季度的合计是1418辆,环比为负13.75%。
从各国家市场占有率看,去年4季度上海进口车的最大来源国依旧是德国,其次是日本,其市场占有比例分别为50.94%、30.58%(见图表)。其原因在于,从去年1季度开始德国车从日本车手中夺得上牌量冠军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差距正在逐步拉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富人(特别是华东地区)的确多了,难怪宝马、奔驰竞相在中国大陆投产,纷纷打造国产豪华车。
从各品牌的上牌量排名来看,4季度的情况与3季度差别不大,前三甲依旧是宝马、丰田和奔驰,只是宝马与后两者的差距有所缩小,与3季度的比较来看,宝马的增幅较小,丰田和奔驰的上牌量基本持平。
4季度上海进口车市场有两个有趣的现象,两个陌生的进口品牌是:现代品牌及起亚品牌。在现代品牌车型构成中,遥遥领先的酷派销量44辆,占的百分比为77.19%;其次胜达8辆,所占的百分比为14.046%;再其次君爵3辆,所占的百分比5.26%;最后特杰、索纳塔两个平平,均占1.75%。原因也许在于代理商加大了现代品牌力度。同理,起亚品牌的嘉华、佳乐销量分别为37和2,百分比分别为90.24%和4.88%,索兰多、狮跑则充当了季军。
而从2003年9月份上海上牌的9辆保时捷品牌的车型构成是:其中4辆是经典的911跑车,3辆保时捷力推的SUV——凯宴,2辆博克斯特。但4季度的保时捷略低于3季度,环比为负0.53%,再一次证明了保时捷的努力还是衰弱。
由图表可以看出,4季度上海进口车市场上的品牌集中度较高,前5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成,而宝马、丰田、奔驰更是占据超过6成的市场份额,在总共30个品牌中大有傲视群雄的态势。记者同时也注意到排名10位以后的进口车品牌基本上都只有个位数的销量,显示了上海的进口车市场远未进入个性化时代,品牌选择范围太小。
( 本报记者 杨仕省 上海报道)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