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汽车市场上,私人购车“亮”成了一片,不仅北京这样的传统市场红火依旧,其他许多城市包括一些中型城市的私人购车都开始启动相当踊跃。据业内人士估计,今年我国的轿车销量将达到110万辆,其中私人购车占大多数。
轿车大批进入中国家庭的时代就这样到来了吗?有人认为还没有;有人已经在提醒大家,轿车大量进入家庭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毕竟,私车消费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社会问题。要实现人、车、路的协调发展,也要运用全社会的智慧。
市场篇:四把“柴”添旺私车销售
“汽车今年卖火了。”10月1日前的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一位经销商满面笑容地说。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同样的言辞人们已听得太多,相似的笑脸也已见得太多。根据有关统计,今年1至9月,我国每个月的轿车销量都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左右,其中私人购车的增长最为迅速。
第一把“柴”:加入世贸引发降价潮
对于今年私车市场火爆的原因,流行着各种各样的说法,但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车市的火爆添了最关键的一把“柴”。
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仅一个月,夏利率先一步降到位。随后,其他一些品牌跟进,私人轿车市场出现了降价潮。于是,等待买车的人不再等待,汽车销售获得了重压之后的“释放”。3月份开始,汽车销售进入高峰阶段。有业内人士形容,年初的降价突破了消费者心里的价格底线,起到了开闸放水的作用。
第二把“柴”:消费信贷诱惑年轻一族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告诉记者,今年车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25岁左右的年轻人成了购车的主体。在私人购车者,有60%以上是收入可观的年轻一族。
苏晖分析认为,年轻人买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全面启动了汽车消费信贷。
一位销售人员也证实:“今年在我们接待的购车者中,75%的人做的是分期付款。”
现在的年轻人很懂得享受生活,而轿车无疑是扩展生活视野、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工具。据统计,北京的“有本族”已达到270万人,今年还将新增60万人,其中的大部分是年轻人。看来,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都要在年轻人身上多动动脑筋了。
第三把“柴”:新锐轿车刺激消费需求
说起买车,以前人们最常问的是“你什么时候买车”,现在更多的是问“你要买什么车”。从没什么可选择的“老三样”到数不过来到轿车类型,这一年的变化太大了。宝来、波罗、爱丽舍、、派利奥、福美来以及将要上市的威驰,都瞄准私人购车者的钱袋,把市场搅得热热闹闹。
新锐车型热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迎合了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除了有竞争力的性价比外,新锐车型在外观上普遍更时尚。流线型的车身、别致的前后大灯、高科技的配置加上安全的性能,成为这些新锐轿车共同的特点。
第四把“柴”:“老三样”稳中求变创新高
新车俏销,“老三样”同样火爆,富康、捷达更是常常高居各种销售排行榜的前列。
“老三样”热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口碑好:实用、皮实、安全、经济的形象成为持久的卖点。二是不断改进配置,提升性价比。比如,神龙公司在富康“新自由人”和“988新自由人”相继投放市场后不久,又在两款车的标配中加上了安全气囊。一位经销商评价说:“对于私家轿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两款热销车型上配置安全气囊,无疑增加了富康与新锐轿车竞争的砝码。”此外,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用车环境的不断改善,也是今年私车销售火爆的原因。
预测篇:
2008,中国普及轿车的元年
对于今年轿车市场的火爆,一汽-大众自有其独特的感受。这家尝到能力制约之苦的企业,已开始着手增加产能。公司市场部经理赵增君认为,我国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的元年,应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
这一结论的取得,源于一汽-大众和国家信息中心联合进行的“如何解释中国轿车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定义了一个被称之为R值的概念,即车价与人均GDP的比值。结论是,R值在3到2之间的时候,是轿车大批量进入家庭的开始。
更加有趣的是,他们在研究日本和韩国的例子时还发现,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和举办奥运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时候,R值到了3的水平,轿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正是在1964年,日本第一次承办了奥运会。韩国在1987年、1988年时,R值大约是2,轿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也是在这个时候,韩国举办了汉城奥运会。
我国日前的R值水平大约是10。但随着车价的快速的下降和人均GDP的快速增长,R值下降的速度会很快。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大概在2009年前后,将是我们国家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起始元年。
另外,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实际上,在沿海的发达地区以及北京等大城市,R值今年就已经降到3了。
赵增君预计,明年,还会有相当的一些城市,甚至包括内陆的城市,像成都这样的城市,R值会接近3。这意味着当地的轿车市场可能迅速扩大。
观点篇
观点之一:不是每个城市都适于发展私家轿车
今年汽车市场的一大特点是,许多城市的私人购车都日趋活跃。这也许会让大家忽略一个问题:至少在现阶段,并不是每个城市都适于大力发展私家轿车。
私车消费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公共资源相对紧张的国家,大多数城市道路建设滞后、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停车场更是稀缺资源,解决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出行问题,主要还要靠公共交通系统。因此,在发展私人轿车和公共交通上必须掌握一种平衡。
我们认为,北京、广州、上海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比较适合鼓励适当地发展私家车,因为这几个城市人口众多、市区覆盖区域大,而且富裕阶层较多、购买力较强。但这类城市也要预防私家车的泛滥,同时加强城市立体交通道路与卫星城的建设,实行多样化交通工具并举。这样才能保证人、车、路的良性协调发展。而在一些面积不大、交通便利的城市,就不宜大肆宣扬轿车进入家庭。在我国,这样的城市并不在少数。它们已基本形成了完善、发达的交通体系,居民出行非常便利,既使在上下班高峰时也很少发生道路阻塞的情况。如果一味地鼓励发展私家车,可能反而会扰乱现有公共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适得其反。
有资料表明,在静态下,一辆轿车所占用的空间大约相当于一辆轻型客车;在动态下,一辆轿车所占用的空间相当于一辆中型客车,但乘载人数仅是中型客的1/8、大型通道客车的1/20。由此可见,轿车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其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在我国近700个中小城市中,道路总长不足20万公里,却容纳了全国半数以上的机动车辆,支撑起七成以上经济社会的运行。因此在现阶段,不分区域地鼓励大力发展家用轿车,既缺乏科学依据又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我们不是反对轿车进入家庭,问题是要因地而异,切不可一窝风地跟进。(杨再舜 吴 罡)
观点之二:发展汽车不能只盯着私家轿车
现在,一提发展汽车好像就是私家轿车。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
这种错误观念的取得,和我们错用了一组统计数据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组统计数据说:在汽车的产量和保有量中,75%为轿车;而在轿车的产量和保有量中,80%以上为家用轿车。也就是说,每生产和保有4辆汽车中,就有2.5辆以上为家用轿车。因此,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是轿车工业的发展,轿车进入家庭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既然75%的汽车应该是轿车,那么在中国,购买汽车只能是少数买得起、用得上轿车的大中城市居民的事,与农村和中小城镇的10亿人口无关。
其实,这个75%的数字是采自日本和西欧一些城市化程度高且幅员较小的国家。在幅员大国,如美国,轿车产量所占比例远远低于75%,而且比皮卡还少。
城市的四大功能是:生活功能、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服务功能。这四大功能实际上都要靠商用汽车来实现,轿车只能实施一部分生活功能。如果许多城市都把道路让给轿车,对有价格优势的微型汽车(售价低于日本轻四轮车)、皮卡(售价低于美国皮卡)进行限制,反而会使轿车车主的家用电器得不到及时维修,该收的快件变成慢件。全世界许多城市为了实施这四大功能,都是商用车放行、轿车限行的。中国已经加入了WTO,我们的城市交通管理是否也该和国际接轨了?
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有坚持两条路走路。一方面,继续走优先在大中城市里发展轿车的路。另一方面,在大中城市之外开辟一个新战场,利用我国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廉价车市场、有一个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工业、有一个生勃勃的微型汽车工业等优势,吸取当年日本发展轻四轮车的成功经验,吸收当代适用技术,先大力开发廉价四轮汽车。等到廉价的四轮汽车占领了10亿人口的市场,中国就会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那时候,再回师大中城市来争夺汽车市场,当前发展轿车中的出现市场问题、技术问题都将不复存在,家用汽车才有条件普及。
到那时,中国不仅能建成能满足全球1/4以上人口需要的汽车工业,还能把廉价四轮汽车推向其他国家。这才应该是我们的全球化战略目标。(胡亚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