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婺源黄喉噪鹛保护小区建设 自然环境保护项目一等奖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0月17日 15:59  新浪汽车

  荣获2002年“福特汽车环保奖”(自然环境保护项目一等奖)

  项目名称:婺源黄喉噪鹛保护小区建设与功能研究

  项目负责人:郑磐基/婺源县林业局

  项目地点:江西省婺源县

  项目介绍:

  理论上讲,任何一个鸟种都有其独特的生态适应性,或者说,任何一个鸟种都有赖于某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以维持它的生存与延续。然而,当郑磐基等人在江西省婺源县真正找到了黄喉噪鹛的野生种群,真正在野外亲眼看到是什么样的一种生境在维系着黄喉噪鹛的繁殖种群时,他们才真切地体会到对生态资源环境进行总体保护的深远意义。

  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专家们首次来婺源找寻黄喉噪鹛之日起,为了证实黄喉噪鹛野生种群在婺源依然存在,他们苦苦寻觅了近8个年头。

  终于,在2000年5月中旬,他们在婺源县腹地的一个自然保护小区内找到了黄喉噪鹛,并首次在野外观察到该野生种群的生存繁殖。这个自然保护小区依山傍水,近临村落生长有不少高大的古树,有枫香、樟树、小叶栎、枫杨等。树龄均有数百年。随后他们于6月下旬又在婺源县另一个临近河边的古树林找到了小群黄喉噪鹛和刚刚出巢的当年稚鸟,只可惜整个群体由于稚鸟几日后学会飞行而悄然消失在山野之间。

  据考,婺源的黄喉噪鹛标本最初是由法国植物学家古尔图瓦(F.Courtois)于1910-1911年间在婺源采集植物标本时得到的。此后,无论是在婺源还是在婺源周边地区,都没有再出现过该种的标本采集或观察记录。80多年之后,能够在婺源野外再度发现黄喉噪鹛的野生种群令郑磐基等人兴奋不已。而最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今天黄喉噪鹛野生种群的状况与生存环境,已成为体现自然保护小区功能的一个极好的范例。目前所发现的黄喉噪鹛的繁殖地,完全处于自然保护小区之中。

  位于婺源县腹地的保护小区,虽面积不足百亩,却承载了一个相当完整的鸟

  类群体。通过为黄喉噪鹛的繁殖地和繁殖种群特别划定自然保护小区,他们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了自然保护小区对于维系特定物种小种群的生存所起的积极作用。除黄喉噪鹛外,他们所发现的其它繁殖鸟类还有星头啄木鸟、三宝鸟、斑头鵂鶹、山斑鸠、黑冠鹃隼、赤腹鹰、白腿小隼、棕背伯劳、灰树鹊、黑枕黄鹂、灰卷尾、乌鸫、鹊鴝等。这使得整个保护小区成为一处绝好的观鸟地点,是一处实实在在的鸟的乐园,更是一块研究小种群物种生存模式的极佳样地。

  尽管目前还不知道黄喉噪鹛在繁殖季节过后带领着稚鸟飞向何方,也并不十分知晓黄喉噪鹛的群体是怎样度过江南地区阴冷、潮湿的漫长冬季。但是,从它们夏季里对栖息繁殖生境的选择来看,遍布于婺源县全境的近200个自然保护小区,无疑将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庇护场所,使黄喉噪鹛的婺源种群得以长久延续。

  婺源县自然保护小区的理念和作法,曾经获得发明者协会国际联合会1994年度奖(IFIA PRIZE)。

  颁奖理由:婺源自然保护小区的理念和做法在中国应是首创。以建立自然保护小区的形式达到保护某一特定的受威胁物种的繁殖种群,更是目前所知的全国唯一一例。从2002年黄喉噪鹛的繁殖状况看,这种做法效果甚佳,为物种保护尝试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该项目负责人之一郑磐基致力于林业生态保护40余年,在规划和建立自然保护小区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走遍了婺源县的村庄、山林,在全县范围内组建首批自然保护小区188处。他们探索出的自然保护小区模式,为密切自然生态与村落的结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编辑:李良)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