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跨国并购案,但合资方式独一无二-这是日产公司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这将使日产、东风汽车集团变成全球第四或者第五大汽车制造商日产和东风的合作可以说冥冥中似有天意,两家企业的发展曲线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前些年,日产的经营状况跌到了谷底,直到“商业超人”卡洛斯·戈恩执掌大权,才使日产获得重生,也才有日产今天的“出手阔绰”。同样,东风也是在其主帅苗圩的带领下,由曾经连续9个月拖欠职工工资的惨状,巨变为去年赢利25亿元的辉煌。
但是对一个有40年历史、12万员工、50多个下属公司的老国有企业来说,通过跨国全面合作的模式使它获得新生,却不是一件易事。它涉及到整个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的重组(包括裁员等),怎样使得171亿元的投资有效利用、正确判断将面临的风险、解决好老国企人多、钱少、技术差的问题,是签约联姻后的东风、日产现在和未来几年不得不直面的客观问题。
6种新车等待生产
9月19日,东风汽车公司与日本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联合组建一家名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DongfengMotorCo.,Ltd.)”(简称“东风汽车”)的新公司,各持50%股份,其中,日产将向新公司直接投资人民币85.5亿元(10.3亿美元,1204亿日元)。另外,日产还将在2006年以前,投资200亿至300亿日元,成立一个新的乘用车研发中心,来提升东风公司的研发能力。
新“东风汽车”2006年的年销售目标为55万台,其中33万台为商用车,客车和卡车将在东风现有工厂,如十堰和襄樊工厂生产,使用东风品牌;其它22万台将为乘用车,包括小型和中型经济型、家用型和豪华型轿车以及多用途车(MPV)。所有新公司生产的乘用车将使用日产品牌,并在东风襄樊工厂和广州花都工厂生产。
根据计划,除了现在畅销的蓝鸟轿车外,至2006年,新“东风汽车”还将在当地生产6种从日产引进的乘用车。新“东风汽车”将从2003年开始生产“阳光”;2004年引进目前日产畅销的小型车MARCH。
据悉,新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将于2003年1月成立,总部在武汉注册,新东风公司除武汉基地和南方基地的东风本田、江苏悦达项目外,其它均在合作范围之内,其中包括已经与日产间接合作的风神汽车和杭州东风日产柴汽车有限公司、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新疆汽车有限公司等。通过合资,新“东风汽车”将成为国内首家拥有全系列卡车、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产品的中外合资汽车公司。
日产出钱改造东风80%的单位
在这次合作中,东风不投入一分钱的现金,全部以对等的资产投入,根据东风总经理苗圩的说法,东风旗下约80%的单位要进入重组,并对主、副业进行剥离,同时把零部件业务也纳入其中。而东风和台湾合作的风神汽车公司将保留下来,独立经营。苗圩表示,之所以考虑和日产合作,是看好了他们在降低成本方面的独特优势。据他说,东风目前的负债率为60%。
苗圩透露,在新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和职务的分配上,按照协议前8年CEO由日方担任,其中第一任总经理为日产常务董事兼中国事业室室长中村克己(KatsumiNakamura),董事长为苗圩。东风的目标是想通过新公司的严格训练,培养一大批驾驭国际市场能力的东风人,他说,已准备派一批人去日产培训。
东风公司是国有企业,过去主业和辅业完全混在一起,显然,这是日产不可以接受的。精简架构就成了最现实的问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苗圩明确表示:“总体上讲,这次合资会在发展中给员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可能一些员工的工作重点要发生变化,但不会因为合作而出现大量的员工失业,特别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出现。新公司将以襄樊为基地,也不会考虑裁减大量人员,但会适度‘剥离’”。
首先,为逐渐剥离东风公司的一些非主营业务,如教育、医院、公安、消防、煤、水、电讯、房地产等,东风公司将会成立一个十堰管理部,由当地财政、东风公司等共同投资。等这些业务部门逐渐成熟后,让它们相继独立,完成合理“剥离”。
东风公司现有12万人,根据协议新东风公司将保留7万~8万人。来自东风方面的消息是目前他们已经剥离了1.5万人,过去还通过国企改革精简内退了1.5万人,共计3万人,但剩下1万人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应该注意到日产和东风的新合资公司并没有囊括东风所有的项目,如即将宣布破产的云南汽车厂、东风与湘火炬出资3600万成立的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朝阳柴油机厂等。显然,这些地方将会成为这剩下的1万人的“去处”。
据东风人士透露,这些人员的安置经费将由东风、日产各出4.5个亿。该计划将会在3年中逐步实施。
幕后“会计”算细账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领域最大的一个中外合资项目。通过合资,东风和日产将协力打造这个国内首家拥有全系列的卡车、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产品的中外合资汽车公司。只有极富远见、勇气和决心才能完成东风、日产这一国企重组的全新合资模式。”9月19日上午,作为日产汽车公司的财务顾问,刚刚完成东风与日产合并案的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肯尼思·柯蒂斯(KennethCourtis)这样对记者说。
据介绍,在长达14个月的谈判过程中,遇到了过去任何一项合资谈判中都从来未遇到的很多敏感问题,如东风原有的生产基地、12万员工、一些非主业机构的剥离等,但是,一旦出现僵局时,日产的总裁戈恩和东风的总裁苗圩都会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为双方找平衡点。
“这是通过资本市场全面提升国企竞争力的一种全新的尝试。”高盛公司项目负责人分析说,它不仅通过合资合作,清理了东风汽车公司过去40年遗留下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进入国际平台,而且,通过并购的方式,日产汽车不仅全面进入中国,还将与东风汽车共同打造出全球范围内有竞争力的汽车公司。使东风、日产跻身于全球第四或者第五大汽车制造商,仅次于通用、福特、丰田。
肯尼思·柯蒂斯就此前来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的所有外国车商与日产、东风合作的不同点,进行深度分析时说:“此次日产与东风的合作采取了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的汽车合资新模式。它已经不再是境内外两个公司扯一块地皮,共同出资生产几个合同产品车型的老模式,而是一种从管理-销售-研发-制造的完整的产业链的全面合作。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境内外两个公司的合并,会影响到东风公司的方方面面。”
同时,这也是日产公司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此前,日产最大的投资是去年在美国密西西比投资9.4亿美元建设的独资工厂。而此次则是通过收购中国境内的国有企业的形式达到在中国快速扩张的目的。因为2002年5月9日,日产汽车在日本东京总部召开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新闻发布会,宣布日产汽车的“复兴计划”提前一年完成任务,并将立即实施新的“日产180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未来3年内,日产汽车全球销量要比2001年增加轿车100万辆,营业利润率要达到8%,汽车事业净债务为0。而当今世界上,能够有力量容纳上百万辆汽车的,首屈一指的当属中国这最后一个汽车市场的“处女地”了,戈恩自然不会忽略。今年是日产进入中国的第30个年头。双方协议的签订显然会有助日产扩大在中国不断增长的业务,并将支持“日产180计划”中至2004财年底多销售100万台汽车目标的实现。(本报记者魏惠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