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曾想放弃收藏 雒文有和26辆老爷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9月23日 12:04  北京青年报汽车时代

  提起雒文有,国内乃至香港的汽车收藏界无人不知。1998年的路易威登老爷车大赛,雒文有和他的48号红旗770成为国际老爷车中的亮点,他和他的48号车成为一个世纪以来唯一在国际老爷车协会注册的赛车和赛手,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列为吉尼斯之最。

  前一段时间,雒文有又收藏一辆10米加长红旗,更是轰动一时。对于这位国内汽车收藏第一人,有太多的“秘密”需一一揭开,上个星期本报记者赶往承德市,采访了雒文有。

  26辆老爷车8个“住处”

  和4年前相比,雒文有显得有些憔悴。眼下,最要紧的是资金问题,自己多年收藏的26辆各式老爷车由于没有固定的车库,分别停放在8个不同的地方,有的还在40公里以外承德县的老家,就连今年刚刚得到的10米加长红旗,也是先后搬了好几次家。另外,自己筹划多年的全国老爷车拉力赛也是由于赞助经费的原因进度缓慢。

  “但是,一些重要活动还得上,否则中国的老爷车收藏会停滞不前。”雒文有说。这几年来,他和全国的老爷车迷都有联系,车型已从以前的几种到现在的几十种,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老爷车比赛,车型上基本上没有问题。

  加长红旗来之不易

  今年3月份从吉林市运回来的10米加长红旗是雒文有26辆老爷车中的“宝贝”。说起这辆“压箱宝贝”,雒文有用一句话来形容:来之不易。

  还是在2001年长春汽车展上,雒文有和他的48号车应邀参加了这次车展,当时心里美滋滋的。一天,一个吉林的车迷走到他面前说,就你这辆车还展览哪,你看看我这辆,说着拿出一张照片。雒一看,是一辆亮丽如新的10米加长红旗,雒文有惊呆了,这辆车他只是听说过,但从来没见过,甚至连资料片都没看过。

  此后,雒文有一直想着拥有这辆车,通过朋友四处打探这辆车的下落,用他夫人的话说:他非要得到这辆车,什么都不顾忌,10头牛都拉不回来。终于在年底联系到这位车主,车主是一位吉林国贸集团的总裁,这辆车也是他的至爱,雒文有通过电话说:“你提出任何条件,我能满足的都满足,只要能得到这辆车。但有一句话:我没有很多钱。”此前雒通过朋友打听,有人用几辆奔驰都没能换走这辆车。

  几个月时间,雒文有软磨硬泡,终于以自己的诚心打动了这位老板。雒文有说:“我自己明白,这位老板不缺钱,出多少钱他都不会给我,但我要用钱以外的东西去打动他,我一定要得到它。”就是这么一个对老车的痴迷的恒心,雒最终得到了自己的爱车,当然,雒文有也给出了自己所能给的价钱,雒说:“他能把车给我是我的幸运。”

  一则消息带来轰动

  这辆10米加长红旗被运回承德后一直停放在一位朋友的修理厂内,后来,被新华社承德站的记者发现,在互联网上发了一则消息,结果却引来一次轰动。

  “几天内,有数十家媒体蜂拥而至,又是拍照,又是采访,弄得这个修理厂生意都无法做。”雒夫人说:“后来,这个修理厂要求我们把车开走,这样雒文有又通过朋友四处找地方。”现在这辆车停在一家工厂的车库内。

  雒文有说,前一段时间,一位一汽的退休老厂长打来电话,称他参与过这辆车的制造,并告诉雒文有这辆车的一些情况:当年这辆车是作为一个政治任务来完成的,即便在生产过程中,也很少有人知道,当然也不允许打听,他当时做过这辆车的钣金。

  第一辆车是华沙轿车

  说了大家可能不相信,雒文有的第一辆车是一辆华沙小轿车,而且是在1980年。雒介绍说,20世纪70年代末,他在承德县的煤矿厂开车,并承包了该矿厂两辆车中的一辆。提起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雒文有好像又回到了当年。

  雒文有说:“当时另一个司机开车不小心把价值500元的轮胎给扎了,单位的领导知道后不知该如何处理,后来这辆车由于维护费太高被封存。”

  在这种情况下,24岁的雒文有提出承包这辆车,所有的费用都由他承担。单位有事他就来,没事就出去跑业务,每月交300元不拿工资。领导听了这个想法后很高兴,认为矿厂的业务也没耽误,还为单位省了养一辆车的费用,就答应了。但却提出加50元。就这样,雒文有干起了个体司机。

  “每个月27天都往返承德与北京之间,”雒文有说:“当时也挣了一些钱,基本上每月能赚1.2万元,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等于一个月就能成为一个万元户。”

  有了钱之后,雒文有就开始想拥有一辆轿车。当时没有汽车市场,雒文有就托关系花了5000元买了一辆北京军区退下来的荷兰产华沙轿车。车买了,但上牌子却出了问题,因为没听说过私人买小轿车,雒文有找到本地的地区委员开了一个条子给车管所,但车管所的领导没听说过上私车牌照,就打报告到河北省交通厅,等了一段时间下来一个批复:先给办理,将来有这种趋势。

  “从这件批复来看,当时河北省基本上没有私车,我应该算作第一个。”雒文有说。

  曾经想放弃收藏

  雒文有自认为是一位非常能吃苦的人,但在收藏的老爷车中,有一辆车却有一段隐痛,曾经想过放弃老爷车的收藏。

  这是一辆凤凰车,当时他买到以后为了省一些费用,从东北往河北开,结果走在山道上,这辆车的大梁的横梁渐裂,伴随着“嗵”地一声,雒感觉自己和车一起坐在了地上,当时是上午9点,路上车很少,雒文有身上只带有200多元钱。

  由于是旧车,车上连一些简单的工具都没有,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些钢丝和木棒,把车的后梁加固连接,这样才能坚持到53公里以外的修理厂,但找遍附近,也没能找到一点可用的东西。不得已,雒文有拿出自己简单的行李开始向林区进发。当时已近中午时分,饥肠辘辘的雒文有翻过两道山梁后发现一所小房子,密林中出现小房子使人有一种恐惧感,雒文有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

  踩着松软的落叶,雒文有只能听到自己脚步发出的声音,林中平静得有一些恐怖。走近一看,这是一座废弃的房子,雒文有找到一节电线和木棒后急忙就走,结果在林中迷了路,找了一个多小时,才在一个较高的地势上看见了曲曲折折的山路,走过去后也不知道自己的那辆凤凰车是在上坡还是在下坡,为了省力,他沿着下坡去寻找,结果是越走感觉越不对,又转身沿着上坡去寻找,终于找到那辆凤凰车。

  雒文有说:“在固定那辆车的时候,我都不敢停下来,我害怕自己晕过去,那样必死无疑。”

  到下午时分,雒文有在过路车的指引下,在一个林场找来了很多铁丝,终于把车固定好,用一挡向53公里外的维修站开去,等到了维修站已是午夜12点。雒文有已经到了自己生理的极限,差一点儿晕过去,修理厂的人在解固定后梁的铁丝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他捆上去的,还能开这么远的山路,后来不得不用气焊切断铁丝,用钢板固定后梁。

  从那次经历以后,雒文有发誓,自己以后绝不收藏车了,但一段时间以后,他又开始了老爷车的收藏,他的夫人说:“就是这样痴的一个人,我拿他没有办法。”

  雒夫人:那一刻我被感染了

  雒夫人对这种痴迷一直都无法理解,直到1998年路易威登老爷车赛,车队到达承德后,雒夫人看到丈夫的红旗车在众多老爷车中非常引人注目,许多围观的群众看车后一直高喊:国产红旗,看看……还有那么多摄影机、照相机频频闪动,雒夫人真的感觉到丈夫是在为国争光。

  “我真的被当时的一刻感染了,这么多年来我不十分理解,那一刻起我才真正理解我丈夫在做什么了。”雒夫人说。一年后雒夫人毅然卖掉房产,辞掉工作,跟随雒文有迁到承德。现在她已经成为雒文有办的承德老爷车协会的一员,成为雒文有的“私人秘书”。

  现在,通过一些老爷车的活动,雒文有认识了许多老爷车的收藏者,还和国外的许多老爷车迷有私人联系。雒文有说:“我有义务把中国的老爷车推向前进的道路。”文并摄/何登峰

(编辑:李良)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文化博览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