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企业与跨国汽车企业--谁是谁的棋子?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9月18日 09:28  经济日报

  三大集团包揽绝大多数汽车合资项目,是利是弊?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三大集团能否为中国汽车走出自主发展的道路?

  谁走不出

  谁布置的战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企业还有没有自主发展的道路?有没有打造民族品牌的可能?有没有发展的空间和余地?

  跨国公司直言不讳:可能性极小,因为全球化已使世界汽车市场连成一盘棋,弈局者是那些实力强劲的跨国巨头,技术管理落后者只能成为任由派遣的棋子,如果不愿做棋子,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

  前不久,日本自动车协会向通产省提交了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汽车工业整体水平“还很脆弱”。整个国家工业体系仍处在“粗放型”延长线上。外资厂家强大的攻击将危及中国“民族汽车产业”的生存,中国如果不做好应对入世竞争的准备,就将被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车轮甩在后面。

  经济学家吴敬琏也说,他最近旁听奔驰公司一个国际顾问会,获悉汽车行业巨头正在进行中国市场的整合。做法与家电行业类似,即将可取部分通过控股整合到自己的系列中,舍弃不可取部分,然后再实行事业部或准事业部管理。

  现实也是如此。通用、大众等跨国巨头已将我国纳入全球经济的生产体系中,把合资企业视为其全球战略的布置点,通过中国市场,实现全球竞争的战略目标。德国大众计划将中国当作其亚洲的生产基地,通过中国与竞争对手角逐亚洲市场。前通用亚太地区总裁施雷思则毫不隐讳地说,通用汽车已经将中国市场作为其保持世界第一的一张牌。通用在亚洲的长远目标是:成为该地区前三位的汽车制造者;短期目标是占有中国15%的市场份额。

  为实现全球市场一盘棋的目标,跨国公司加快本地化战略的步伐,发展配套产业,建立产业群,使相关配套产品集中生产;鼓动零部件供货商一同来华,降低成本,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佳配置。

  在称谓上跨国公司被“全球性公司”代替。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史密斯在APEC会议期间说:“我希望更正人们对GM最大的一个误解,即我们是一家美国公司。真实的情况是,GM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这不是文字游戏,是策略的改变。

  这是跨国公司布置的战局,没有技术防备和后路可退的中国汽车,能不能走出外方控制的领域?

  事实证明,跨国公司的打算只是一厢情愿。中国历来讲求民族气节,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家门口,岂容他人说了算,你设置战局,我也设置棋局。跨国公司要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与中国企业合作,中国汽车成为跨国公司棋盘中的一颗棋子,跨国公司也必须成为中国汽车棋盘上的棋子,相互制衡。中国企业斗不过跨国公司,但可以发动他们相互争斗,在中国的棋盘上,最终获利的是中国。

  于是,中国人看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汽、东风、上汽三大汽车集团迅速膨胀,一手托着2家甚至更多的跨国公司。以前,一汽的合作伙伴只有大众,最近成功地牵手了丰田,将来有可能通过马自达与福特合作。直到去年,东风的合作伙伴只有雪铁龙,现在,扩大到标致—雪铁龙公司、本田和韩国起亚,还要与雷诺————日产全面合资。上汽早在5年前就又与通用合作,在两个跨国公司间寻找平衡,谋求发展,现在,通过不断的联合重组,欲将通用全球战略伙伴————菲亚特等大公司收到自己的合作名单中。

  让《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浸润了数千年的中国企业,对如何利用谋略不会陌生,如何充分利用中国大市场与跨国公司又斗争又合作,保持自主权力,将是三大集团长期而又微妙的任务。

  中外双方

  都无奈的选择

  三大集团包揽中国绝大多数汽车合资项目,正常不正常?一汽同时与德国和日本两大公司合作,可取不可取?日本、德国、美国产品特性、管理方式、技术特点不同,汽车文化迥异,三大集团同时与之合作,怎么避免囫囵吞枣,学习到各自的精华?有人担忧:中国汽车会不会变成“四不像”?

  恩格斯说过,历史从来都是按照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方向前进。中国汽车既不会按照跨国公司的思路发展,也不会按照中国自己设想的思路前进。中国出现三大集团、出现一手托几家的局面,是权力斗争、制衡的结果。

  虽然世界都在说,欧美汽车发达国家不会再让日本、韩国等汽车冒进的现象出现了,但中国还是孜孜不倦地要崛起,执著地占据属于自己的空间。中国在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仍然强调:“加大汽车工业战略性重组的力度,推动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以一汽、东风、上汽集团为基础,加快行业战略性重组,培育2—3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在竞争、开放条件下自主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中坚。”

  全球化的背景下,孱弱的中国汽车如何谋求到自主发展的权力?中国人谋略地出台了一些让跨国公司匪夷所思的政策。

  首先,选出一汽、东风、上汽三大公司,倾全力支持,鼓励跨国公司与其合作;其次,不容许跨国公司在中国独资开厂,坚持跨国公司股比不能超过50%;再者,逐步放开国内市场,充分利用入世缓冲期,做大做强三大集团,再用三大集团整合国内企业,改变散乱差局面,使中国汽车业迅速壮大。

  这些政策招来了许多非议,比如专家认为,三大集团不应该由政府指定,而应该在市场竞争中筛选出;不改变股比使中国投资环境变差,缺乏吸引力等,但政府牢牢把握住“中国市场”这个吸引外商的牛鼻子,使跨国公司老老实实在中国汽车设置的棋局中成为一颗棋子,迫使它们聚集到三大集团周围,帮助中国汽车改变散乱结构。

  自强之路

  能否自己走出

  近两年来,中国政府集中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国有汽车企业发展的政策,创造了有利于其做大做强的外部环境。但是,中国汽车能否壮大实力、在自己设置的棋局中弈出好棋,培育出国际水平的品牌,最关键的还是要靠弈棋者————企业。一汽总经理竺延风说得好:别人很难打垮你,只有你自己才能击垮你自己。

  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应站在国际化的高度来思考问题,重新审视和定位自我,找出差距。意识到了差距才会有紧迫感,有了紧迫感才有效率感。

  当前国际企业间的竞争,同过去完全不同,过去靠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形成垄断后控制市场;现在企业间的竞争靠“体系”的综合能力、品牌和标准垄断这三个要素。

  所谓“体系”,包括企业的规划、采购、销售、研发、金融支持体系和物流体系等等。中国汽车企业会不会采购?答案是“不一定”。采购不单是拿钱买东西,还有技术问题,有资源组合、控制和配置。原来销售就是卖车,现在不是。销售需要金融支持、服务支持以及终身服务来保证,没有一个管理体系也不能奏效。中国汽车企业要弈出好棋,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要埋头苦干,打好基础。虽然短时间内达不到国际水平,但只要把体系建立好,就会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

  所谓标准垄断,是指当前汽车行业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管理标准越来越高,谁走在技术、管理的最前端,谁就成为标准,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标杆。当前中国汽车企业应该研究和中国市场相适应的、追求不断进步的标准,小步快跑地赶上国际标准。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既然日本、韩国都成功地在国际汽车业拥有了自己的江山,心胸更开阔的中国汽车,没有理由不厚积薄发。  (本报记者俞清木)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