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人购车激发车贷大战 各方利益与风险是核心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9月18日 09:14  经济日报

  目前,我国汽车需求的用户结构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私人汽车市场发展迅速。2001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对2.28万名城镇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2%的被调查者表示准备今年买车,30.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向银行贷款。

  车贷花样翻新

  从1998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办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由于担心风险,各银行一直小心翼翼,汽车消费信贷额度增长缓慢。汽车履约保证保险开办以后,银行汽车消费信贷额才开始迅速增长,到2001年末,全国汽车消费信贷余额为436亿元。目前,中国汽车销售中至多10%—15%是通过融资贷款进行的,这一数据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1年保险公司汽车消费保证保险保费收入超过了亿元,这都为金融机构的车贷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面对诱人的市场,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投入,争夺市场份额,车贷变得越来越简便。先是贷款利率下调10%,接着有的金融机构把首付款降到了车款的10%,把贷款的最高期限由五年调整为八年,针对不同客户实行差别服务,对高价客户免履约保证保险,由银行自己控制和承担风险,降低用户的融资成本;销售渠道的重新整合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汽车的销售已由生产厂家控制经销权,实行产销一体化。

  面对这一趋势,银行直接从源头抓起,与生产厂家签订一揽子协议,最终拿到了终端用户的消费信贷订单,例如:农业银行与一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了一揽子金融服务协议。前一段时间消费信贷还出现了“直客模式”,用户的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利益与风险是核心

  汽车消费信贷是否能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几个核心问题。

  首先是兼顾汽车信贷各方的利益问题。汽车消费信贷涉及客户、汽车经销商、银行、保险公司四方,任何一种汽车消费信贷模式都必须平衡各方的利益,实现“四赢”。在利益分配上,汽车经销商是最大赢家,不仅获得了销售差价,还获得大量手续费和保险代理费;而客户除了用所购汽车作为抵押外,还要承担履约保险费及相关手续费支出;保险公司收益要视其风险控制能力而定;银行收益则较为稳定。

  其次是个人信用风险控制问题。我国目前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即使有汽车履约保证保险来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个人信用风险的评估和控制依然不容忽视。因此,在合作过程中要确定信贷调查、贷后追收等工作由谁来负责,逐步积累个人信用资料和建立评估体系,消费信贷业务才能健康快速发展下去。

  第三,注意汽车履约保证保险的趋势。汽车履约保证保险作为商业银行控制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手段,对银行汽车风险防范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它增加了客户的成本,在社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随着外资汽车信贷机构的进入,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后进入者和市场份额较低者必然会采取更优惠的办法来吸引消费者,利益的分配必然发生一定变化,对消费者的让利必然会增加。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终将进入微利时代,惟有通过把市场规模做大和降低自身营运成本才能实现利润的增长。可以预见,对客户来说汽车履约保证保险必然被竞争淘汰。(黄凌波)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