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特利,香港人译作宾利,是英国名车劳斯莱斯同厂生产的产品。只因为一辆本特利轿车在今年北京国际车展上标价888万元,并有十数位“成功人士”当即订购,最后竟要由销售者挑出一位幸运者,最近在国内被炒作得沸沸扬扬。
去年,我去劳斯莱斯工厂采访,主人介绍一款最昂贵的本特利双门软顶跑车,价格高达25万英镑,算算要350万元人民币。当时已经很吃了一惊。中国人眼下特别推崇吉尼斯记录,一辆轿车在中国能卖出888万元“天价”,竟没有申报吉尼斯,真是一件憾事。
生产本特利的工厂在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科如,从1937年起,劳斯莱斯和本特利就一直作为姐妹品牌在科茹制造。劳斯莱斯的起点是1904年,本特利则诞生在1919年。应该说,两者的区别在于,劳斯莱斯是以英国皇室选用为标志的由专职司机驾驶的品牌,而本特利更注重车主本人自驾的体验。
大股东德国大众集团今后大概只能把这里称为本特利工厂――尽管劳斯莱斯是豪华轿车的“王中王”,名字更响亮。这是一次阴差阳错的结果:1997年,大众为提升其自身的品牌地位,重金买下英国的这个至尊而严重亏损的企业。当时它的对手宝马公司则买下位于达比的劳斯莱斯航空发动机公司。也许是律师的疏忽,签约前大众没有注意到,劳斯莱斯的品牌将随着航空发动机走。尽管两个对手都说自己买下了劳斯莱斯,实际上大众买到的是劳斯莱斯的工厂和生产技术,宝马买到的是劳斯莱斯的品牌。按照合同,劳斯莱斯的银色精灵将在今年12月在科茹停产,今后,大众只能使用本特利品牌。
在公司的博物馆,我见到历史上第二辆本特利轿车,时速据说达到80英里,超过了当时的奔驰赛车。有趣的是这辆车的离合踏板在右,刹车在左,油门居中,不知是不是要表现英国人“不随大溜”的执拗。
无论劳斯莱斯还是本特利都是一辆辆订购的,没有两辆是完全一样。工厂是开放的,有博学而风趣的导游,当然他们工作的主要对象不是游客而是前来订货的车主,这样昂贵的汽车,不会在骡马市一样拥挤的车展上抢购,车主只有看了全部生产过程,才会在豪华的接待室逐一确定预定轿车的细节。
本特利或者劳斯莱斯崇尚的是能工巧匠的身怀绝技和慢功出细活,全世界著名的轿车厂生产节拍都是以秒计的,即数秒钟里就有一辆汽车下线。这里的生产线每分钟只移动6英寸,每周只能有34辆本特利或劳斯莱斯下线。作为一款价格昂贵的顶级车,本特利和劳斯莱斯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不遗余力的“高档”。比如座椅和内饰的蒙皮,全要选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牛皮,因为那里的牛是圈养,皮质细腻且没有瘢痕。一张牛皮经过左挑右选,可用的部分并不多。一辆顶级四门车消耗的牛皮竞多达二十七张。坐垫全是年轻女工的精工缝制的,她们就坐在走道的旁边工作,让参观的客户叹为观止。
精工细作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像GPS、网络接入等高科技、潮流的配置都可以装上去。在车体工段,工段长赖斯拿出一叠电脑打印的表格告诉我们,在这里已经知道每辆车的车主是谁,所有拼装都是手工操作,把530个零部件攒在车体上要耗时31个工时,每一辆车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强制检测,以保证达到最佳状态。这些记录工厂保存五年后将转到劳斯莱斯俱乐部存档,俱乐部里保存了历史上所有产品的档案。
今年3月,大众集团内部作了调整,分为经典和运动两个团队,前者是大众、西班牙的西亚特和英国的本特利;后者是奥迪、捷克的斯柯达和意大利的兰博基尼。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特利和桑塔纳是同一个团队中的兄弟。从经营状况说,上海大众比本特利还略胜一筹,本特利公司有2500员工,年产量只有2000辆,赢利是很难的。大众集团介入后,投入五亿英镑用于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重点发展了本特利的中型车SMB,今后年产量力争提升到9000辆,近两年,经济状况改善的速度越来越快。
888万元“天价”本特利的销售者称,对于宾利车主来说,轿车已经不是代步工具,而是一款随身而戴的珠宝。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在哪里都找不到劳斯莱斯和本特利的技术参数?我反问,一块表面上镶满钻石价值连城的名表,时间的准确度还有多大意义吗?(李安定)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