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书福的烦恼 “隐退内幕”与轿车拒绝第三势力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06日 11:10  中国经济时报

  有“汽车狂人”之称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最近似乎正为烦恼所困。先是日本和国内的一些媒体炒作其兄弟分家的“内幕”,最近又有报道将他与仰融联系在一起,称李书福“悄然隐退”,并把李书福的吉利汽车归入中国汽车的第三势力(民营资本),而第三势力“不会有大作为”,中国“轿车生产拒绝第三势力”。

  上周,多家媒体报道了李书福及其伙伴对最近一些媒体有关“引退”、“拒绝第三势力”之类说法的反驳。

  “谁批准了我退休?这是个常识性问题,吉利集团是个民营的股份制企业,我是集团的大股东和董事长,我怎么‘退位’?”这是李书福对“退位”说的反诘。

  “在数学上求证结果都有不同的方式,难道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就只允许有一种或者两种方法吗?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婴儿弱小,难道就没有生存和成长的权利了吗?如果照此推理,我国大部分企业都不需要搞了!”这是李书福对“拒绝第三势力”说的反驳。

  李书福开口反驳,说明他比较在意上述说法。我猜想,李书福可能担心遭遇一些民营企业曾经遭遇的波折:社会会因为媒体的报道而认定李书福确已退位,并进而认为“吉利不行了”,中国的民营轿车制造业不行了,最后的结果是吉利这样的民营汽车品牌失去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汽车市场份额。

  如果真是这样,我倒想对李书福说句宽心的话。我想说,几篇报道毁掉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家的时候已经过去,李书福是否退位很容易判断,公众不会轻易被误导;我更想说,吉利这样的企业,不管被归入第几势力,都不是谁想拒绝就能拒绝的。

  关于退位说,的确是常识问题,李书福的反诘已经说明问题,不必我这样的局外人多费口舌。而所谓“中国轿车制造拒绝第三势力”的说法,还很有必要一辩。

  大致把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按老牌国有企业、外商合资合作企业、民营企业分为三种势力,本也无可厚非。但断言“民营资本搞轿车,虽然有了资金,但是缺乏技术优势、市场优势、配套优势、管理优势、联合优势,小打小闹一气之后,不会有大作为”,“轿车生产拒绝‘第三势力’”,则未免过于武断。

  持此论者的主要理由是民营汽车企业的三个不足:一是在产品开发上没有国外巨头支持,缺乏开发技术和人才,产品的技术性能改进缓慢,自主开发的新产品档次不高;二是难以得到政府恩惠;三是缺乏联合重组优势,重组后资产如何处置、权利如何分配,都是棘手难题。不错,民营汽车企业在技术实力上与第一势力、第二势力有差距,也很可能难以享受政府的特别支持,这明显是劣势。但没有外国巨头的扶持、没有政府的特殊支持,企业就一定不能发展吗?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的企业发展史,迅速成长的民营企业数不胜数,又有几个是在这两类扶持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的民营企业是在竞争中成长的,甚至是在十分苛刻的市场环境中艰难成长的,他们从不企求特殊支持,从不幻想有可以乘凉的大树,他们只要求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因此,这两个不足并不可怕。至于“缺乏联合重组优势”,恐怕带有相当大成分的想当然。纵观国内外企业界,重组成功的多是产权清晰的私营企业,其重组后资产如何处置、权利如何分配等等问题并不见得就是“棘手难题”,至少不会比国有企业重组更棘手。

  其实,汽车业的民营企业最值得重视的是汽车产业本身的特点:技术密集,投资规模巨大,进入门槛比一般行业更高。这是一些业内人士不看好中国的民营汽车企业甚至地方国有汽车企业的一个重要理由。一位跨国汽车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就曾经说过,中国的民营汽车企业只能做跨国公司的零部件配套商。我认为,这种说法同样有些武断。他过于看重技术性的因素而忽视了其他因素——与原有的老牌国有汽车企业相比,像吉利这样的中国民营企业拥有明显的体制优势,与跨国公司及其合资企业相比,中国的民营企业拥有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更为低廉的优势,因而具有价格优势。

  最重要的一个“其他因素”是,市场需要民营汽车企业,消费者需要民营汽车企业。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是聪明的,他们很善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市场切入点。就吉利而言,其“做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产品定位可能正是其最大优势。中国的汽车产业多年发展不起来,并不是政府支持不够,而是价格长期高高在上,市场没有培育起来。吉利等一批低价位轿车的出现,迅速打破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沉闷局面,尤其是随中国入世而来的汽车降价浪潮,促成了今年以来汽车市场的热销局面,2002年成为轿车真正进入家庭的开端。在这一汽车市场大变动中,以吉利为代表的民营汽车企业无疑扮演了弄潮儿的角色。尽管有人看不起吉利等低价位经济型轿车,但今年上半年,去年底才获得上“公告”资格的吉利销售了近2万辆。这说明,老百姓需要吉利们,算不上是富人但量大面广的普通消费者用钞票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经济学上有个术语,叫“消费者剩余”。简要地说,就是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与商品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打个比方,你打算用10万元买辆汽车,结果用8万元就实现了理想,你就获得了2万元的消费者剩余。就个人来说,消费者剩余是衡量其消费质量的重要指标;就社会而言,消费者剩余是体现社会总福利的重要指标。显然,吉利汽车的成功在于它创造了比较多的消费者剩余。

  谁也不能断言某一个企业能够长生不死。但从理论上说,一个创造了大量消费者剩余的企业,只要它能够承受其既定的价格,它就没有理由被市场拒绝。就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民营汽车企业来说,只要它们实践好“做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理念,中国这个大市场就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包月阳)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