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傍大款 拒绝招安 不找洋主子 李书福忙并购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06日 10:39  中国经营报

  不卖自己的股份、不傍大款、不找“洋主子”、“拒绝招安”

  李书福正在忙着并购

  “等到新闻发布会时大家会发现,这个被并购的企业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7月30日,吉利集团新任总裁徐刚来京,很短的时间内向媒体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吉利集团很快将会发布并购计划中的第一个项目。对于具体的并购对象,他没有明说。

  肯定不是个“洋主子”

  在记者的记忆中,徐刚在车展期间也说过类似的话。如吉利正视到了自己的不足,正在寻找联合发展的路子,从产品质量的改善、新车型的研发设计到营销体系的建立,目前都与不同的对象在接触与谈判,但是他也强调过,吉利不想放弃发展的主动权,不会去“傍大款”,目前没有与谁进行全面合作“卖身”投靠找个洋主子的打算。不过,拿出一部分来与别人进行技术、设备甚至品牌上局部合作可以,如果把吉利全部拿出来与人家合资,即使外资没有控股,设计权是人家的,所谓全球采购的零件也是别人的,这等于加入了人家体系,你没有了发言权,没有了自己的思想,除了拿点股份其实什么都没有了。

  “中国的汽车业不能被外国的同行全部瓜分光了”。这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拒绝“招安”的原始版本。其最大理由是:“做汽车也要有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吉利有信心探索下去。”他说,吉利的人都必须开自己公司的车,外面的车原则上是不允许开进公司的。他一直相信:“总有一天中国轿车会在全世界奔跑。”他的道理是富人该有车的早就有了,但是这么多的老百姓,是最应该去考虑的。所以为中国老百姓造买得起的好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

  于是吉利有了一个长远规划:2015年全国汽车产销量要达到1000万辆靠的就是这一部分市场,70%~80%的量将集中在这一部分市场,而不是高端产品市场。

  从以上李书福的话和刚刚上任百日的吉利新总裁徐刚的说法、做法以及吉利汽车目前的发展需求,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被并购的企业在汽车业务方面应该与吉利相仿,体制与吉利相仿。

  该企业产品系列与吉利非常贴近

  自从三个月前李书福请来空降兵———吉利集团总裁徐刚、吉利汽车CEO柏杨后,有关李书福“退居二线”的消息便频频见诸于报端。甚至有人还将他与华晨集团原董事长仰融的“退出”联系在一起,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中国民营企业在轿车领域难成气候,中国轿车拒绝第三势力。

  在近日与李书福的一次谋面中,记者也毫不隐讳地和他谈到了关于外界传言他“隐退”的事情,李有些愤愤然。他冷笑道:“我退位?谁可以批准我退位?吉利集团是个民营的股份制企业,我是集团的大股东和董事长,我怎么会退位?你想买我的股份,我是不会卖的。”

  对于请来“空降兵”之事,他说:“在发展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这条路上,我从来没有想过退缩,因为我知道,退就是死路一条,只有前进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所以对我来说,不可能像有些媒体胡思乱想的那样,是辞退或者退位。以前我不但要做一些决策性的工作,还要深入到一线去做一些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每天事务繁杂。现在有了徐总和柏总等高级管理人才的加盟,就可以分担我的一部分工作,这种管理分工更层次化、明确化的方式,非常有利于吉利的发展。从几个月的运行情况来看,他们的工作都很出色。”

  由此可以看出,李对吉利的所有权、控股权是绝对不会放弃的。请来徐、柏二人,只是他的一种“缓兵之计”———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让他暂时从繁杂的事务中脱身,把主要精力放在把握吉利发展方向和产品发展方向上,包括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因为现在吉利处于我国轿车生产厂家的最底线,可信度低、利润率低,要想稳步发展,只有追求规模效益。往高走,是肯定的,比如生产跑车,但跑车通常是要求高技术、高质量的,对于吉利目前的情况,规模化生产难度还是挺大的,中国其他厂家也没有生产跑车的经验;另外,徐刚用的是并购一词,如此说来,该企业的利润状况、规模势力都不会比吉利强。这时,我们就可以推测,吉利要并购的企业其主产品肯定与吉利系列非常贴近。

  被并购的车价格在5万元左右

  尽管现在5万元左右经济型车竞争激烈,吉利的竞争对手众多,但李书福仍表示,要力争占国内汽车市场10%的份额。使吉利汽车成为“吉利·中国造”品牌,并力争到2005年实现年产销轿车30万辆,利润10亿元。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吉利目前的销售情况似乎实现不了。于是我们可以推测,被吉利并购的车价格会在5万元左右。而目前市场上符和这个价位的车有谁呢?吉利、杰士达美鹿、奥拓、秦川福莱尔。

  显然,只有两个选择:杰士达美鹿和秦川福莱尔。

  不过,按照文章开头徐刚所言:“这个被并购的企业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综合以上各原因,我们似乎可以做出一个大胆的推断: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是不是要和其弟弟———上海杰仕达老板李书通握手言和了。如果是,对于这对一直在争论不休的兄弟而言,就是件大事了。他们将如何合作?两个都有汽车情结的人如何取舍?都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于业界,更是大事。因为“第三势力”在扩张。

  有关该事件的进展,本报将追踪报道,敬请关注。(本报记者魏惠娟)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