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加大出口、用时间换得空间 日产醉翁之意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01日 09:08  中国经济时报

  7月23日,日本共同社的消息称,今年上半年本田和日产的汽车出口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本田出口量近22.7万辆,增幅达到20.4%,日产出口量为30.1万多辆,增幅达21.5%。

  本田技研和日产汽车相比,日产的出口动作显然要大些,这一点在中国市场上尤为明显。

  就在共同社发表此消息的同一天,日产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了两款新的四轮驱动车,运动休闲型的“奇骏”(X-Trail)和新型“途乐”(Patrol)。

  日产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萱岛幸久称,日产汽车一向重视安全,“奇骏”和“途乐”均采用了资讯防护(各种信息和警报)、控制防护、碰撞防护措施,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同时,负责“奇骏”的首席产品开发负责人户井雅宏也来到北京,为了让中国消费者更加深刻理解“奇骏”的品质,户井使出浑身解数从市场调研到设计理念,把“奇骏”仔细地“打扮”了一番。

  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日产的醉翁之意何在?

  按理说,东风与日产的“联姻”已有时日,但目前除了“风神蓝鸟”之外,却没让市场看到有什么实质性的大动作,如此缓慢的合作速度与快速的市场竞争显然不合拍。而据消息人士透露,这种“不合拍”的速度是因为东风与日产的合作谈判遇到障碍所至。

  业内推测,目前日产公司积极向中国市场推出新型进口车,或许不仅仅只是想扩展在中国市场的空间,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基于上述情况,有媒体询问日产,与东风的合作迄今为止,双方都没有公开宣布任何具体内容。日产与东风是否正在为合作进行谈判。日产是否计划在中国生产“途乐”。如果是,“途乐”今后将以进口为主,还是以中国生产为主。

  日产公司回答说,日产与东风通过组装“风神蓝鸟”,已经建立起良好的信赖关系,因而双方正在探讨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日产与东风的合作谈判仍在进行,更具体的合作方案尚未确定。关于“途乐”,日产还没有考虑将其放在中国生产的计划。

  很显然,日产公司虽然否认与东风的合作遇到了障碍,但也没否认目前谈判无实质性进展,只不过利用谈判的间隙加大对中国的出口而已。

  另一方面,在日产经历了10年的低潮之后,公司总裁戈恩雄心勃勃地于2000年4月完成了“日产复兴计划”(3年扭亏),使日产发展成为全球最为成功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并开始实施他的“180计划”,即“1”:2004年财政年度全球汽车销量较2001年增加100万台。“8”:2004年财政年度(180计划的第3年)运营利润达到8%,这一目标将使日产的利润达到行业最高水平。“0”:2004年财政年度,日产将使汽车业净债务为零。

  要实现这一目标,日产公司显然没有多少时间了,日产并不愿因与东风的谈判而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和市场空间。急于争取时间,无非是要换得在中国市场的空间。

  冷静地看,毕竟市场不等人,日产为“奇骏”和“途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户井雅宏介绍,兼具中档轿车及越野车的“奇骏”是首次面向中国市场推出,这两款车的越野性能及舒适度在同档次越野车中均属于佼佼者。可以想象,日产公司利用进口车扩展中国市场的决心有多大。

  业内人士分析,在中国汽车市场,国内外厂家的产品,无论从个性,还是汽车的售价上,都已形成了鲜明的层次。这种层次的划分,使得老产品的市场缝隙日趋狭窄,也迫使国内外厂家不得不在新车的用途、驾驶性能和价格上重新寻找市场的缝隙和空间。“奇骏”和新“途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加速驶入中国市场。

  有关媒体报道,今年,日本几大汽车厂相继在中国投资设厂、扩大了在中国生产汽车的产量。本田也和广州、东风汽车公司签署协议,将在广州设立基地,产品100%出口,并面向欧亚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本田已经抢先了日产一步,与东风汽车集团进行了合作。

  而日产则采取出口方式,只是在郑州象征地生产一些皮卡车,由于这些策略,使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导致在华合资项目谈判上难度加大。

  假如与东风的谈判不能早日实现突破性进展,日产必会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对中国出口,在拥挤不堪的中国车市上再找一块市场缝隙,以弥补因谈判而失去的时间和空间。(本报记者徐滨)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