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长春之后,北京、广州近日也宣布,将全力打造世界级汽车城
不知是出自汽车情结,还是对支柱产业地位的高度认同,近年来,不管政府如何严把准入关,各地争上汽车项目的冲动一直没有停止过。
在汽车项目审批由目录管理过渡到公告管理,一批“先斩后奏”的新生代汽车企业陆续获得“准生证”的今天,一些地方投资汽车工业的雄心更是高涨:继去年9月,耗资500亿元、号称“亚洲第一”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全面开工建设之后,北京近日宣布,将举全市之力,用8年时间,投资过百亿元,在京郊顺义建汽车城;此外,一汽大本营长春的目标是“世界级汽车城”;广州也宣称要打造“中国底特律”……
与以往不同,此一轮“汽车热”呈现出三个新特点:一是范围更广,除三大集团所在地吉林、湖北和上海外,重庆、北京、江苏、福建、安徽等省市也对发展汽车工业表现出强烈兴趣;二是产能庞大,国家经贸委的统计显示,根据各地上报的“十五”工业规划,到2005年,全国规划汽车生产能力不低于622万辆,超出汽车“十五”市场预测需求310万—330万辆近一倍;三是政府驱动意味明显。
新一轮“汽车热”背后,孕育着机遇,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风险首先来自市场。虽然,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潜力,以及世界汽车业生产能力的转移,让中国不仅有条件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后一个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有可能成为世界汽车工业重要的生产基地,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30%的高增长就是明证。抓住机会,加速汽车工业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本身没错。但是,汽车消费环境对购买力释放的制约,关税下调后进口车的冲击,以及国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等等,都会对乐观的市场预期产生影响。专家因此担忧,如果产能与需求严重脱节,我国汽车工业将重蹈当年“散、乱、差”的覆辙。
风险还来自投资体制。“汽车热”背后的政府驱动,以及现有投资体制中投资主体缺位带来的“只管上项目,不管结果”的弊端,让人不免对汽车项目的投资理性产生疑问:目前畸形的高利润毕竟难以长久,一些地方在汽车项目的论证中,有没有考虑到长远的投资回报率?有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有没有与汽车行业联合重组的大势联系起来?盲目上项目带来的苦果,我们已品尝太多,本身就孱弱的中国汽车工业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我们已进入小康社会,城镇居民的消费升级给我国汽车工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无论是从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格局看,还是从我们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容量看,中国建不了这么多的“世界级汽车城”,这也是肯定的。机遇往往与风险相伴,在新一轮“汽车热”面前,如何使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多一些效益、少一些浪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王政)
《人民日报》(2002年07月26日第五版)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