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收编鼓声日近 吉利、华晨谁能扛住民营汽车大旗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7月18日 12:09  中国经营报

  -褒扬观点:吉利是中国轿车死水潭中的鲇鱼;华晨是民族汽车的未来。

  -贬斥言论:吉利是原始的剥削资本家;华晨是不择手段的神秘客。

  -现在,仰融、书福已经淡出,隆隆的收编鼓声日近———

  吉利聘来华晨高层是惺惺相惜还是另有所图

  在吉利宁波总部举行的优利欧新车下线仪式上,记者们见到了刚从华晨公司挖来的吉利汽车CEO柏杨。柏杨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系硕士,她的履历是:参与并主持沈阳金杯客车制造公司十年规划及改造计划的项目;参与华晨金杯项目的具体操作及中华轿车项目的前期工作。在进入吉利之前,她在一家美资的零部件制造企业担任常务副总,负责企业重组、改造和管理培训方面的工作,成功地对该企业进行了EPR项目的实施,把一家全面内销的企业改造成为一家全出口型的企业。如此骄人的业绩使人自然而然地会认为,华晨这次是帮了同为“非国有企业”的吉利一个大忙。然而,抛开柏杨自己的经验,就没有别的原因吗?也许旧人的离去更能说明新人到来的意义。

  跟任何高层人事变动一样,与新主就座相伴随的是一批元老的淡出。在今年5月26日,吉利集团正式宣布高层改组之前,李氏兄弟再一次经历分家之痛,李书通退出了吉利,另立山头;而吉利汽车总裁缪雪中的卸甲,则让众多跟着李书福打天下的台州老乡,呼吸到了一个家族制企业转变为一个现代股份制企业时的丝丝寒意。这是无奈的事,因为李书福决意要让吉利变脸。

  在李书福的计划中,吉利今年的经营目标是利润翻番,整个集团今年要实现销售总额超过30个亿,利润两个亿的目标。2005年实现年产销轿车30万辆,国内市场份额10%,摩托车等其他产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吉利大学在校大学生将超过1.5万名,集团收入过180亿元,利润要达到10亿元。可以想见,要实现这一目标,人才更新是李书福要走出的第一步。因此,换人是吉利变脸计划的一部分,它表明吉利承认自己在管理上与华晨的差距,而且要在这方面追上华晨。

  但在另一方面———资本运营上,吉利却很难企及。

  华晨过去用资本手腕买来金杯今后也不会仅仅专注于产品

  对于华晨的资本运作特点,很少有人谈,大概是他太神秘了,神秘得让人难于了解。“华晨最初是由中国银行教育司所属教育基金会在美发行股票创建的,仰融是始作俑者。”在一汽的一位退休老领导那里,记者谈到了华晨和仰融的开山之作———收购金杯。

  “尽管有人认为华晨不太规范,但你必须承认仰融是资本操作的高手。”“是不是金杯本身的问题也吸引了华晨”,“是汽车吸引了华晨,他们看上了金杯的客车企业,金客又很需要钱。但受政策所限,金杯51%的股权还是在一汽的手里,这时候,仰融的魔力显现出来了。他的手法很神秘,大家不了解。反正最后的结果是当时的金客董事会同意把51%股权置换给华晨。”

  接下来的事情开始受到舆论的关注,华晨马上投入40亿元准备搞中华,中华的品牌运作和产品开发都非常成功,这一点连对华晨耿耿于怀的人都倍加赞赏。但是由于国家经贸委官员强调的“国有资产保值”的问题,华晨中华项目陷入了困境,一直到它找到宝马,华晨才终于松了口气。据透露,辽宁省很想弥补原来沈阳的决定,再找回一汽来做金杯,但业内专家称无法估计这件事的可能性有多高。只是有一点值得肯定,华晨在资本运营上的实力远远超出其在产品运营上的经验,否则他也不会请宝马帮它搞技术。

  未来正视存在的事实规范“山大王”的运作

  在第18批国家机动车产品公告上,华晨榜上有名,这标志着所有准轿车都已经实现了“农转非”,并且取得了宝贵的身份认证。但业内对于吉利和华晨的议论却依然没有停歇。

  原国家机械局汽车处的一位负责人称:“我带李书福去东北看汽车制造,他不懂的东西还很多。”更有人索性断言,吉利不会“吉利”太久。嬉笑怒骂中,吉利仿佛是街头的台球桌,不仅登不了大雅之堂,而且是在国内变了味儿的产物。但吉利在今夏的销售却依然火爆,在北京的一家专营店,新车一到几天内就能卖光,特别是红、白两色的吉利,经常断档,在京的8家店不得不互相调货。吉利的成功在于他瞄准了市场的入门位置,凡是想急于买车的人,都会在低廉的价格面前折腰,而在少得可怜的低价车中,吉利又有相对较好的内部空间。他完全可以吃上一大批追求“有车族”单纯梦想的消费者。

  华晨的路似乎不同,他要搞豪华车,而且是宝马这样的顶级产品。但这也不能改变他在业内,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的印象。在华晨即将走向新车上市的时候,来自传统力量的压力将令他难说轻松。

  当然,还有许多专家在正视吉利、华晨的出现,两家新企业使中国车业终于死水微澜,使轿车巨头一边骂,一边学,丰富着汽车市场的故事和变化。丰

  田汽车中国事务所的总代表福部对记者说:“我请李书福吃过饭,因为尽管我对吉利的发展不太乐观,但我依然钦佩他的勇气和胆识”。也许,凭着这股精气神,吉利和华晨即便不能在各自的路上走得更远,他们也能给大家在认识中国市场和运作投资手段上留下宝贵的财富。(本报记者张炤虎)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