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动了谁的奶酪--中国汽车产品战时代即将到来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7月10日 09:38  经济日报

  大众惧怕谁

  据说,当问及大众公司在中国谁是它的对手时,这个中国市场的领先者和大赢家毫不迟疑地说:“丰田汽车。”其时,丰田刚刚从北美市场大胜而归,开始把目光转向先前被它忽视的中国市场。丰田目光所及之处,无人不心里发憷。在北京车展上,丰田携即将在天津丰田推出的T—1大出风头。人们马上热切期待T—1为中国车市竞争再掀狂澜。而丰田对此也有足够的信心。丰田副社长白水宏典说:“市场是产品制造的。”丰田要用这款车搅热中国雷声大、雨点小的经济型轿车市场。 “市场是产品制造的。”这句平凡之言道出了丰田成功的秘诀。举目望去,丰田公司投入市场的任何一款车,莫不成功。而这句话,也道出了许多汽车同道面临的窘境。

  丰田成功在产品

  5月中旬,丰田公司公布2001年度财政报告:2001年,丰田汽车净利润48亿美元。公司继续持有日本市场40%多的市场份额和世界市场的10%。国际车坛纷纷预测这个日本汽车工业的神像能否继续让人崇拜。丰田并不是完美得没有弱点,在年轻人市场中,丰田还不够强大。在20岁年龄段中,占有率低于20%。在欧洲市场还得继续努力。在印度和中国立足较慢。此外,持有太多的“多元化”业务,其中一些表现并不好,比如酒店管理、码头建设、房地产等。

  但是,这些缺点丝毫无损丰田的战略实力。观察家们分析,丰田公司的优势在于:一是公司拥有整个行业最强大的资产负债表。其现金储量估计为230————310亿美元,有足够的财力进入想进入的任何领域。二是丰田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全系列汽车制造商,丰田将继续成为行业的产品和质量的领头羊。在产品武器上,丰田推陈出新。2001年,丰田卖出了3.6万台混合动力车。预计到2005年,要推进到30万台,并且计划在2003年导入10个应用此技术的新车型。在燃料电池方面,明年,将上市其第一款车:一种压缩氢动力的运动型车。此外,丰田正在成为预防性、安全性和车载远程信息处理方面的急先锋。

  欧洲产品战的输家和赢家

  与丰田相对比的是,另外一些制造商们在产品上捉襟见肘。最近几年,关于欧洲产能至少过剩30%的说法经常为人引用。分析家指出,这其实是欧洲产品战中输家的一个借口。不断发生的工厂关门、失业增加的真正原因是糟糕的管理和贫乏的产品。

  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不得不关闭工厂,因为他们拿不出迷人的产品。菲亚特产品老化,也不得不宣布全世界18%的工厂倒闭。与此相反的是,手中有受人欢迎产品的制造商在不断增加产能。丰田在法国北部建立了一个新工厂,又着手与PSA合资在捷克建厂。宝马在德国大建新工厂;它在英国生产迷你车的工厂宣布新招700工人,产能从10万辆增加到12.5万辆。此外还有标致、本田、尼桑都在增加畅销产品的生产。因此,《欧洲汽车行业数据》的专家认为,产能过剩是一种荒诞的说法,被利用来保护欧洲一些国家国内汽车厂的统治地位。尤其是在法国和意大利,以之掩盖糟糕的管理和反对车型改革。“对于一个致力满足市场需求的厂商来说,永远不存在饱和。”在东欧和俄罗斯,存在着新市场。在西欧,也存在着家庭购置第二辆车的新兴市场。“这个尚未打开的市场,需要小型的、有风格的、安全的产品。”虽然在小型车上很难有大利润,但是可以分享到更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产品时代未到来

  国际车坛产品为王的趋势,开始西风东渐。长期以来,我国车市处于产品饥渴状态,理由是,桑塔纳一个车型包打天下十几年;而不论什么车,新推出来都能火上一把。但是,这种情况正在转变。可以说,今天的欧洲车市,也就是明天的中国车市。目前,中国车坛上的每一个参战者都在积极争取更多的收获。原来的霸主想方设法保住江山,新起之秀,则高呼“重新制定规则”。所用手法,无非二:价格战与产品战。对于价格战,好像不为人称道,有点胜之不武之嫌,于是,所谓主流厂家纷纷以推出新品来角逐。

  但是,可以说,中国市场的产品时代没有到来。君不见,老三样旧瓶装新酒,加一个配置就整出一个花名,好像老妇新妆就能变十八闺女。真正撇开“升级车”,推出全新车的,并不多。从前,如果不是通用在中国推出3升6缸的别克车,大众的奥迪A6也不会放到长春生产。而有了本田雅阁的投产,才有了帕萨特……有人说,天津丰田的投产,将是中国车市竞争的真正开始。试看善打产品战的丰田能挪动谁的奶酪。无论如何,竞争的结果,获得最大实惠的应该是众多中国的汽车消费者。 (本报记者祝惠春)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