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何以不“吉利”--解析李氏兄弟的产权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7月04日 09:34  中国青年报

  民企吉利集团老总李书福靠两件事成名:一是倾其所有造轿车,再是揭露“黑哨”打先锋。今春,经多方争取,吉利轿车列入国家汽车产品目录,再加上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李书福该大干一场了。

  可是,排除了市场准入的体制障碍,李书福又陷进了产权之“痛”的漩涡。6月3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公开了吉利的产权之“痛”。曾经共同打造吉利的李氏四兄弟(李书芳、李胥兵、李书福、李书通)已有两人出局。上月末,老四李书通又拿新开发的“美鹿”轿车“另立山头”。

  兄弟情分难以取代产权关系。李氏兄弟为“利”相争,对吉利集团开拓民营轿车产业的雄心壮志无异于当头一击。

  社会舆论总同情弱者。带有倾向性的舆论指斥李书福卸磨杀驴———不顾兄弟亲情。也有人认为,兄弟阋于墙,缘于李氏兄弟对涉足轿车产业的意见不一。李书福成为“孤家寡人”,都是汽车惹的祸!

  这些议论不管是不是善意的,就事论事地看也不乏道理。可若将吉利的内部纷争置于当代中国产权保护失缺(落后)的制度平台看问题,本人愿为李书福抱不平。李书福是无可指责的——尽管他也是个私字当头的“经济人”。

  李氏兄弟从做小五金生意起家,当初无非是为了改变贫穷的命运。他们之中恐怕谁也不曾也不敢料想,日后的吉利会出落成一个资产数十亿元的大型民企,更不曾料到,有钱了,同胞手足会“翻脸”。

  从吉利初创算起,李氏兄弟就没考虑到日后企业做大了,产权(股权)如何界定的问题。有人为此感慨:要是当初就坚持“亲兄弟明算账”——划定产权的归属比例,也不至于日后惹出麻烦来。

  可我要说,用今天的眼光看待过去的历史,整个儿不得要领。须知:古人所言的“亲兄弟明算账”所指的账,是兄弟之间过日子彼此来往的日常开支欠账,它与市场经济形态下的产权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近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概念对国人一直是模糊的,而长期的“计划”社会又使得与产权相关的历史出现了几十年的断层。改革之初亦即李氏兄弟创业之初,要让他们理解与接受陌生的产权概念,并在起步阶段就界定清楚各自的产权,显然不切实际。

  李氏兄弟的产权之“痛”有一个积累过程。通常情况下,在矛盾生成的初始阶段,仍有可能明晰产权。然而,历史并没有给李氏兄弟机会。因为,产权的界定不像传统的算账那样简单。它需要借助专门的法律,走严格的法定程序才能操作。可惜,不要说前些年,就是放到今天看,国家仍没有保护、界定私有产权的专门法律。李氏兄弟即便有心这样做,又该找谁,依据什么来明晰产权?因此,评析吉利何以不“吉利”,不能囿于道德层面,而必须立足于产权制度层面。

  李氏兄弟的产权之“痛”既不是第一,也不是惟一。随着民营经济的整体壮大,越来越多的李氏兄弟们将为产权不清付出代价。放在历史的进程中,这样的代价就是创建中国产权制度必须付出的代价!(鲁宁)

  (本文转发于《中国青年报》,本报略有删改)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