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场观察:中国“第三势力”汽车市场陷入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6月26日 14:34  解放日报

  在资本市场和车坛风风火火的仰融,日前被解除华晨集团董事会主席的职务,保留董事资格。尽管华晨内部一再表示,职务调整不会影响公司业务,但在“中华轿车上市”和“与宝马合作项目尘埃初定”的关键时刻,仰融的离职无疑是一枚“炮弹”;与仰融一样,被称为车坛“鲶鱼”的李书福,也在6月初正式退居二线,将吉利集团和吉利汽车公司两个CEO的位置拱手让出。

  尽管仰融和李书福引退,各自有着纷繁复杂的原因,但作为与国有、外资厂家不同的“车坛第三势力”,他们在汽车市场上遭遇的尴尬,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在国内车坛,国有和外资厂商一直是主宰力量,有着民营资本性质的“第三势力”,是新千年后才开始浮出水面的。华晨集团2000年底推出“中华轿车”,冠以“自主知识产权”,一度风光无限;华晨控股的金杯客车,曾占领轻客市场的半壁江山;去年与宝马的合作项目立项,更是让华晨吹响“成为第四大集团”的号角。而吉利集团“敢为天下先”,推出国内最便宜的吉利轿车后,又推出优利欧、美人豹跑车,让人刮目相看。

  然而,今年以来,“第三势力”的烦心事不少。首先是在产品销售上,由于没有国外巨头在资金和技术上的大力支持,产品的技术性能改进缓慢,老一代产品的市场份额急剧下滑;自主研发的新产品,由于不是“舶来货”,也总让人抱以怀疑的目光。金杯客车在风光了近8年以后,外型和内部性能没有明显的改变,又受风行、别克GL8等新一带商务车的冲击,去年亏损8亿元;老吉利在应对夏利降价中失去不少市场,而“赛利欧”显然难与夏利2000和赛欧相比,更被新一代POLO、派里奥夹击,市场销售低迷。

  难以得到政府恩惠,让“第三势力”发展没有支撑。虽然国家有关部门表示,民营资本进入汽车行业的限制已经放开,但在汽车行业“十五”规划中,明确支持三大集团的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在去年目录制改公告制的过程中,华晨、吉利的几款车型上公告过程都十分艰难。中华轿车早在2000年底就推出,但苦苦等待一年半后,到今年5月才上公告,这使消费者热情巨减,而市场形势早已今非昔比;吉利轿车也是在推出近一年后,才正式于去年底上公告的,显然没有赛欧、夏利2000那样幸运。同样,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华晨和宝马的合资,开始时并不支持,更希望宝马能与国有主流厂家合作,在宝马执意要求和多次沟通之后,才批准立项。

  五菱加入上汽、天汽融入一汽,当国内汽车业重组进入新阶段时,“第三势力”的去向变得更加迷离,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与国有企业之间的重组相比,华晨、吉利等厂家的“归队”过程将更为艰难,重组后资产如何处置、权利如何分配,都是棘手难题。

  华晨、吉利,这些为促进汽车市场竞争“功不可没”的“第三势力”,将来何去何从,确实是一个尚未揭开的谜。(丁波)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