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行业迎来新时代 联合重组下一个轮到谁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6月26日 09:14  经济日报

  谁跟谁又将要重组

  一直被传得沸沸扬扬的“一汽和天汽重组案”,终于以合作双方“急风暴雨”似的签约隆重收场。人们以“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中国汽车史上标志性的大事”赞美这次重组。既然是新时代,一汽和天汽之后,下一个重组的,该是谁呢?

  4月末,一条英文信息经《中国日报》披露后,在海外引起高度重视,路透社、法新社、英国《金融时报》等纷纷转载,但在中国,却悄无声息、无人谈及。

  这条名为《汽车重组为期不远》的消息说,中国政府已经拟定了一份关于中国三家最大的汽车厂商————一汽、上汽和东风,与另三家较小的竞争对手组成大型工业集团的合并计划。根据计划,天汽将并入一汽,北汽并入东风,跃进并入上汽。

  消息说,信息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的,国家经贸委目前还没有对这样一项计划做出解释,只是说“可以预期汽车工业将因这次变动而在不久的将来迈出一大步”。

  一个月后,这条消息就部分成为事实。根据预测,下一个联合重组的,该是上汽和跃进,或者东风和北汽。

  关于上汽和跃进的重组,去年就有传闻,但一直没有结果。在去年的上海国际车展期间,上汽总裁胡茂元曾说,上汽在参与重组中,坚持3个度:1、与上汽的结合度;2、与上汽的地域度;3、上汽本身的发展度,考虑与我们原来乘用车发展相关度、产品相关度。胡茂元认为,上汽跟跃进在历史上有好的关系,上汽的零部件为他们配套服务;双方还在镇江建立了合资企业,生产国内所缺的钢体。在技术开发上双方也有合作。在联合重组上,双方的领导进行了互访,南汽所有的老领导都来了,他们不仅仅是南汽的老领导,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老领导。他们希望南汽和上汽尽快合作,这是老同志的愿望,我们已经在进行实质性的工作。一年过去了,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在媒体上说:“南京跃进汽车集团和上汽正在谈,我估计差不多了”。

  关于东风和北汽,各方都不愿谈。但北京要大干轿车却是铁定的事实:近日,北京成立了汽车工业领导小组,北汽延长了与戴—克的合作,北汽与韩国现代合资生产轿车,北京吉普将生产三菱帕杰罗,一切都表明,北京要做强做大汽车工业。但是,国家已给中国汽车业格局定下调子:汽车行业要以国企为主,重点支持。尽快将国内100多家汽车厂重组进入三大集团————一汽、上汽和东风,实现强强联合,形成三到四家能够与国际竞争的集团。北汽何去何从,人们拭目以待。

  重组能不能增强竞争力

  联合重组不是目的,而是做大做强中国汽车工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专家认为,联合重组要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放开市场充分竞争,二是加强企业改制。

  应该说,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开放,各企业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竞争的血腥味。天汽如果不是在残酷的竞争中感到力不从心,它也不会想到要和一汽联合。第二个条件————“企业改制”,就成为中国汽车重组命运的决定性因素。

  早在去年,就有经济学家指出:汽车重组,绕不过企业改制。应该把汽车业重组放在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

  当前,中国汽车企业没有竞争力,结构散乱、技术落后固然是个因素,但更重要的在于“综合素质”低,企业机制难以适应市场需求。汽车业总体上属技术成熟的产业,技术并非发展的首要瓶颈。后起国家的汽车企业,如果研发能力不足,可以委托国际公司设计新车。但是灵活的适应市场的企业机制,却不是在合资中或联合重组中建立起来的。

  多年来,国家投入了百亿计的巨额资金,扶持民族汽车工业,但由于体制上、管理上的漏洞和其他原因,中国汽车企业始终没能增强体质,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许多中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其中,三角债清理了多年,至今悬帐呆帐死帐数目仍然巨大。

  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体制的制约,造成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使汽车技术人员的才能未能充分发挥。企业吸引人才的能力不断降低,不仅许多人才流失海外,就连重点大学毕业生也不愿到国有企业工作。统计表明,我国汽车工程师总量超过日本,但就是设计不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如果中国汽车企业能在改革改制方面取得突破进展,即使其他方面相对落后,在市场上也有竞争力。机制灵活了,综合素质提高了,政府在治理散乱差、企业在技术进步上,也就有了好的基础和机制。中国家电、通讯设备制造行业的经验已说明了这点。

   

  因而,中国汽车界的联合重组固然重要,但不是第一位的任务,中国汽车企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在市场竞争中磨练自己,改革、改制、改组,加强管理,尽量强化自身实力。不能以重组代替改革。如果政府还按老一套方式管理汽车企业、企业还按老一套机制运行,联合重组也只是“换汤不换药”,难以逃脱治理的恶性循环。(本报记者俞清木)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