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密切注视中国市场 标致汽车走出若即若离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6月19日 09:08  经济日报

  在不少中国消费者的记忆里,标致汽车似乎随着广州标致的破产而销声匿迹。当标致汽车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露面时,不少人惊呼:“标致卷土重来了!”

  对此,标致公司国际部经理戴路士予以明确的反驳:“我们从没离开过中国。”

  诚然,标致保留着在广州的维修中心,标致还在继续向中国出口汽车,但标致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总是令人感觉若即若离。不过,从车展透露出的种种迹象似乎显示:这次标致是下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了。

  抹不去的广标之痛

  历史已经翻过广州标致那一页。广州标致的“遗址”还在,不过已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广州还是广州,标致已经变成了本田。

  广州标致已成往事。对于历史,我们确实应该本着向前看的态度,标致大可不必背着失败的阴影前行。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广标的教训标致是要牢牢记住的。

  广州标致有过辉煌历史。

  1991年,广标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6%。可惜好景不长,到1997年,其销售滑到了一千多辆,累计亏损达29亿元。最后以标致放弃、中方以零收购方案取回法方股权而告终。究其原因,专家一致认为,合资失败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标致的缺乏长远眼光,提供给中国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老产品,也不提供换代新车型,导致广标产品陈旧、油耗高、维修贵。也许是22%的股份让标致进退两难,但标致的不够积极是确实存在的。

  广标落败令标致黯然神伤。但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诱惑,标致怎能轻易放弃?面对大众、通用的成功,作为欧洲第二大、法国第一大、去年世界销量增加13.3%的汽车集团,标致岂能甘落人后?

  标致能否借“东风”

  去年年底,静观了数年的标致终于甩出了大手笔———将东风与雪铁龙公司的合作提升为东风与PSA集团的合作,将合作企业的资本增加到10亿元,PSA集团出资6.3亿元,形成年产15万辆轿车的生产规模,并开始生产雪铁龙和标致两种品牌的多种车型。PSA集团新的2号平台将被引入武汉,在这一平台上诞生的第一个车型就是“标致307”。从2003年起神龙公司的目标销量将达到10万辆,2004年新车型将达到6个。从若即若离到亲密接触,标致的中国战略终于逐渐明晰起来。

  此后,标致一改以往的深居简出,在中国频频露面造势。在北京车展上,标致汽车公司总经理弗雷德里克·圣儒尔亲临督导,拿出了标致的“看家车”————欧洲年度冠军车标致307,在今年日内瓦车展中展出的标致807,在法兰克福车展上以概念车亮相的标致307SW旅行轿车,在世界拉力锦标赛中获得六个冠军的标致206WRC。

  标致正密切注视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标致方面称,标致注意到中国家用轿车市场启动的迹象,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也趋向于生产家用轿车。

  与东风的合作能否给标致的中国之旅带来“东风”?比起当年与广州合作的时代,标致现在面临的竞争要激烈得多。1985年标致进入广州的时候,一汽大众尚未成立,上海大众还未成气候,轿车合资领域对手寥寥,又有供给不足的大环境配合,想过好日子很容易。现在就不同了。轿车特别是经济型轿车的竞争,已经到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地步,不仅像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这样的合资企业地位稳固,丰田也在中国生产出了第一款小型车,就是奇瑞、吉利这样的国产品牌也蚕食了不少地盘,虎多了狼也多了,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标致一出场可能就会面临严峻考验,它的第一步必须慎之又慎。(作者:姜范)

(编辑:)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