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众和上汽集团联合签署的新协议规定:上海大众的合营期限将在原有25年的基础上再延长20年,即延长至2030年;合资各方的出资比例保持不变,注册资本增加17亿元人民币,即从46亿元增至63亿元。
4月12日,正在德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江泽民主席,来到位于沃尔夫斯堡市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总部进行访问,并参加了上海大众“修订和延长合资协议”的签约仪式。据新华社报 道,在大众汽车公司总部,德国大众总裁皮舍茨里德先生向江主席介绍了德国大众近年来的发展,以及大众集团开发轿车的最新技术。江泽民主席还安排时间,亲切看望了正在德国大众核心技术部门培训的15名上海大众技术开发人员。江主席亲切勉励他们要珍惜机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掌握先进技术,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多作贡献。
这次由德国大众公司和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联合签署的新协议规定,上海大众的合营期限将在原有25年的基础上再延长20年,即延长至2030年;合资各方的出资比例保持不变,注册资本增加17亿元人民币,即从46亿元增至63亿元;在延长期内,合营各方将全力支持提高合营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使合营企业获得更多高新技术的产品。
新协议的签定为上海大众实施长远企业发展战略和获得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增强了上海大众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夯实了合营各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基础。中国加入WTO以后签定这份合营合同,表明了德国投资者对中国汽车工业及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是中德投资双方对上海大众发展过程中良好合作的充分肯定。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等共同投资建立,于1984年10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同年10月12日在上海安亭奠基。17年间,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多次视察上海大众,江泽民总书记曾于1996年4月29日和2000年5月12日先后两次视察上海大众,对上海大众的发展给予了亲切关怀。德国政府领导人也多次来到上海大众,关心上海大众的发展。在中德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关心支持下,上海大众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目前,上海大众拥有5大生产区域3个汽车生产厂,2个发动机,产品从紧凑型轿车到中高档型轿车,形成4大系列十几个品种,年产能力超过30万辆,主要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同类轿车生产企业的先进水平。
-周凯
蒋涛回忆:江泽民与桑车项目
4月12日,江泽民主席在德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参观了德国大众公司的“汽车城”。江主席说:“我24年前就来过这里。”在家里正在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条消息的老同志蒋涛,深情地说,我作为一同与江泽民同志考察德国汽车工业的成员,曾亲历后来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他介绍说,当时江泽民同志就嘱咐他,回国后抓紧作好与德国大众的谈判准备工作。
蒋涛回忆说,1978年7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外贸部一份报告中提出:“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拟安排在上海,对上海轿车工业进行改造。”上海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开始与国外汽车厂商接触。同年10月,邓小平同志对轿车项目是否可以搞中外合资经营项目问题,明确表示:“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嘛。”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同年10月至11月,中国机械代表团赴欧洲6国对50多个单位和企业进行了为期50天的全面考察。当时江泽民同志是代表团的秘书长。蒋涛说,在考察德国大众公司时,中国代表团提出与德国大众合资建设轿车企业的建议,大众董事长斯密特先生非常感兴趣,明确表示德国大众愿意出技术,出资金。在场的江泽民对蒋涛说,回去后赶快向上海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报告,抓紧做好谈判的准备。时隔不久,德国大众就派员到北京开始了桑车谈判。
蒋涛曾当过27年上海市机电一局局长,时任上海市计委副主任。蒋涛说,1985年,江泽民出任上海市市长后,十分关心上海大众的建设,并题词“祝贺上海大众投产为国家四化建设贡献力量”。无论桑塔纳项目谈判成功还是后来上海大众的成长发展,每一步都得到了江泽民同志的支持和关怀。
仇克追溯:桑车项目成功经验
上海大众首任董事长仇克回忆说:“当时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建设一条轿车装配线时,那一刻我才感到,上海乃至中国汽车工业真的有希望了。”
当年仇克是桑车项目具体谈判的负责人,他回忆说,当初选中德国大众,我们就是要既获得技术又获得资金,这对于我们发展汽车工业十分有利。日前当江泽民主席出席“德国大众公司和上海汽车工业公司修订和延长合资协议”签字仪式的消息传来,仇克更是感到十分高兴,他说,这说明当时选择桑车项目是正确的,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那么,桑车项目有哪些成功经验呢仇克总结说,首先我们选择对象没有选错。他认为,引进国外技术,合资经营企业,选择有利的合作伙伴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也是首先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其次,滚动发展的思路符合国情。1984年正式签约,当时计划总投资人民币3.5亿元(约合5亿马克),到1985年执行时,由于人民币汇率调整,总投资变为12亿元。到1987年利用合资公司积累的资金,在原投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1.5%的投入,使轿车的生产能力翻了一翻,由原年产纲领2万辆轿车提高到6万辆。这就充分体现了少投入多产出、滚动发展的好处,由此奠定了上海大众现在年产30余万辆轿车的基础。再次,是又快又好地实现了国产化,为中国轿车工业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经验。如今,上海大众在国产化的基础上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制造技术和开发能力,形成了普桑、桑塔纳2000型、帕萨特、波罗4大产品系列,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回顾历史,仇克说,桑车项目最大的收获,从现在看来主要解决了许多思想认识和具体操作问题,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桑车谈判始末
对中国人来说,桑塔纳轿车不仅开创了中国轿车市场的新纪元,而且记录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和一个大都市改革开放的轨迹。
1978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建造一条轿车装配线。上海商定立即由一机部和市政府联合向国务院打报告,并由一机部汽车总局、上海市机电一局、上海拖汽公司(上汽集团前身)共同起草。8月3日,报告稿经上海市领导审核,再经一机部领导审定后送国务院。这就是著名的“关于引进轿车制造技术和改造上海轿车厂的报告”。
今天看来,这份报告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引进轿车技术、规模化生产的概念;提出建设现代化轿车制造企业要求,选用B级车市场定位等市场化的概念;以及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中外两利选取合作伙伴的概念等等。这对我国汽车工业后来的发展,尤其是轿车技术引进和对外合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当时上海轿车生产的现状是:基本上采用半手工、半机械的落后生产方式。设计能力薄弱,工艺水平低,测试设备少,职工中长期养成的修修配配习惯根深蒂固。专家们在一份谈判意见中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改造,需要花很长时间,所需费用也不会少”。他们认为:“如果能引进技术,引进关键设备,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虽然要付一些必要费用,但时间来得快,经济上是合算的。”
按照国外轿车生产规模经济型模式,产量最少应达15万辆。上海与德国车大众最初的谈判方案也是按15万辆的要求进行的。
一谈就是两年。1980年德国大众提出要撤消项目,中止谈判,此时国内也碰到“经济调整”的困难。但当时无论是中央还是上海市领导态度都很明确,坚持通过引进外资、引进技术来发展轿车工业。有鉴于此,中方建议德方是否把项目减小,从大项目改成小项目,由15万辆规模减少到2万辆。德方采纳了中方的意见,项目谈判得以继续进行。
上海合资项目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取决于车型的选择。这是业内外人士的共识。当时负责项目谈判的老同志仇克说,我们要求合作生产的轿车是外方最新款的,能作为公务车和出租车使用的中级车。而在这方面,德国大众同意提供他们正在研制的B级轿车(即后来1982年上市的桑塔纳)。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对了。上海通过桑车项目的引进,改造了一个行业,不仅一步跨越了30年,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而且在日后上海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87年,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江泽民就宣布汽车工业是上海第一支柱产业,成立“支援上海大众建设小组”和“桑塔纳国产化办公室”。汽车界权威人士认为,桑车的贡献实际上是为新时期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奠定了轿车工业的基础。
时至今日,桑塔纳轿车已经成为标准的国产车。从公务、商务车到出租车,再到私家车,200万辆桑车几乎扮演了改革开放以来各个用车时期的代表车型。它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心中。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