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新浪首页 > 新浪汽车 > 后合资时代 话语权何去何从专题 > 正文

中国汽车前景如何? 是做世界工厂还是做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4月24日 08:57 经济日报

  中国汽车 只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

  中国汽车前景如何?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

  如果追求组装和制造,前途远大,原因有二。其一,中国市场巨大,人口众多,今后10年是汽车大幅增长期。其二,中国制造优势明显:劳动力价格低,素质高,工业基础雄
厚,像上海通用,是通用在全世界5家合资厂中的模范工厂。

  此两点决定了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世界汽车巨头愿意把产品拿到中国来生产,中国制造汽车,不仅可以满足本土需求,还可以销售到海外。有人预测,中国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其中,潜力最大的当属汽车制造业。

  如果追求品牌和技术,中国汽车荆棘丛生。因为,中国至今没有开发出一辆畅销国际市场的轿车,没有打造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中国轿车的开发设计水平与国外差距甚大。在资金、技术和人才都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你进一小步对手进一大步,中国汽车何时能盼来出头之日?

  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汽车别无选择。工厂和品牌,中国只能选择做工厂,进行组装和生产。至于创立品牌,开发设计,那是跨国公司的事儿,中国企业还达不到那么高的层次,如果硬要追求,只能自找痛苦。况且,经济越来越全球化,汽车工业将无国界,中国应该自动纳入世界汽车分工体系当中,老老实实做自己能胜任的工作,如果再提自主开发、民族品牌,不仅显得观念、意识落伍,而且会被世界汽车所抛弃,得不到任何利益。

  但是,总有些民族情结深厚的专家不甘心,不愿放弃民族品牌和中国轿车梦。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不等于世界大同,集团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不同民族之间、国家之间还会发生利益冲突,有时甚至很严重。如果中国只满足于做跨国公司的下游工厂,不搞自主开发,中国的汽车企业就只能被动地卷入“全球化重组”中,而这个重组是跨国公司从其本身利益出发而进行的。一位工程院院士曾在研讨会上激动地说:“没有技术的独立,就没有经济的独立,也就没有政治的独立。随着知识和技术在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家电业的奇迹 中国汽车能否演绎?

  说到汽车,人们总会想到家电,因为汽车业与家电业同属组装制造类产业,技术和市场结构相近,对规模经济要求甚高,产业集中度也较高。但中国家电企业却在世界列强纷争的国内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培育发展了海尔、长虹、格兰仕等一批民族著名品牌,占据了较高市场份额。中国汽车能否也像家电业那样,冒出几个知名品牌呢?

  分析家电业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开放的市场和充分的竞争造就了知名品牌。无论国有、民营还是合资企业,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价格、质量、品种和服务等各方面的竞争,优胜劣汰,知名品牌在竞争中不断改进,成长壮大。如今,中国汽车正处于竞争的初期,虽然国际上的大公司悉数到齐,但市场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格局,一切都在变动中,新品牌风起云涌,除了财大气粗的国际知名品牌,还有一些民间资本或模仿开发或重金购买外国技术,孜孜不倦地追求民族品牌,谁都不能保证,他们当中不会有人冲杀出来。

  有人说,日韩汽车品牌的崛起已使欧美巨头开始警觉,他们不会容许新的竞争对手出现,不会给中国汽车品牌留下发展空间。但情况并非如此,细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品牌,绝大多数都是中高档轿车,德国大众甚至公开宣称,不在中国制造10万元以下的轿车,8万元以下的轿车不正是中国轿车发展的空间吗?而8万元以下恰恰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价位。正因为如此,中国轿车大有发展空间,只要抓住机遇,完全可以产生行销全国的民族品牌。

  中国汽车业之所以落后于同期发展的家电业,是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家严格限制汽车市场准入,致使内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没有造车的机会。如今,政策日渐放宽,如果市场完全开放,内资包括民营企业就会显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因为,中国有与国际相差不多的资金利率水平,有特别吃苦耐劳的企业职工,有奋发上进、敢于冒险的企业家,和外资相比,内资企业并不处于劣势。国内很多行业的发展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对手更加强大,路途更加遥远,但家电行业发生的事情,汽车行业有可能发生。

  创建本土知名品牌 中国还缺什么?

   品牌的本质,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社会约定。消费者买某一品牌,实质买的是一种产品质量、消费安全的承诺或信用保证。品牌本身只是一个标识,关键是其背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没有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营销能力和融资能力,以及良好的组织管理结构。

  对技术开发能力的提高,专家认为,中国企业首先要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积累能力;然后是采取各种形式的对外合作,通过干中学,逐步提高开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主的目标。

  此外,中国企业还要注重提升综合素质。技术固然重要,但不是一切。海尔能畅销国内外,不在于其技术高人一等,而在于其服务更优更快。国内汽车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除了技术,更有企业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市场营销、融资能力等方面,以及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尽管技术是当前国际汽车工业竞争的前沿,但它毕竟仅是品牌要素之一。品牌竞争力是由不同竞争力要素有机联系而成的整体竞争实力,分散的技能、专长和竞争力要素都不成其为竞争力。很难想像在其他竞争力要素严重缺乏或发育不良的情况下,单靠技术要素的加强,就能够形成有竞争力的品牌。

  有专家分析说,汽车生产的复杂性和规模化,决定了生产组织和管理也是影响品牌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丰田品牌能饮誉国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创造的“丰田生产”方式,它通过产业组织结构的重新构建,特别是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分工模式、零部件采购体系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丰田生产”方式引发了世界范围的管理革命,自上世纪80年代后,国际汽车业普遍实行的“精益生产”方式,就是脱胎于丰田生产方式。由此可见,技术固然重要,但与企业组织、市场营销、融资能力等相比,其对品牌竞争力的实质性提高方面不一定更有效用。

  中国汽车要出名牌,企业就不能把目光只盯在技术上,还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营销和融资等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迎头赶上,创建自己的名牌。(作者:俞清木 )



评论】【汽车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