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华通讯》帮我异国交朋友
与三年前相比,布拉格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这些变化都是表面的,并不影响这个城市的本质。其中两个较为显著的,一是街道上的超市广告比比皆是,让我觉得雷同有时候也不是那么美妙;另一个就是街上的中式快餐店好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原来可只有寥寥数家中餐馆的。
那天我被红灯堵在一家叫做“大唐饭店”的中式快餐店门口,正在东张西望地找停车位,从店里出来位中年人——当然是中国人,看了我一阵儿,便上来问是不是就是那个从国内开车来的,“怎么现在才到,不是说9月中旬就到捷克的吗?”
我没想到布拉格竟有中国同胞对我的计划这么了解,以为他们是从网上得到的消息,不想他却说是从《捷华通讯》上看到的,还问我是否认识唐老师。唐老师?我可从来不认识这个人呀。我在布拉格原认识两个北京的朋友,年前都去了巴西,已经失去联系了。
这时还不到中午,只偶尔两三个客人进来点份快餐,店里的人也就有时间和我聊天。我一边吃着厨师特别做的炒面,一边问他们这里华人的情况。大家都说这两年服装的生意不好做,很多人改做餐饮,还有一些回国或者去了其他国家。现在捷克的华人从3年前的五六千人减少到四千多人,因为在捷克的华人每年都要延身份,很多人是因为身份保不住,不得不走的。
-布拉格的饯行吃烤鸭
我们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突然发现我们竟在说共同的朋友:老刘和三姐夫妇。我忙要了他们的手机电话打过去,三姐在电话那边激动不已,说有一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我真的开始了欧亚远征。计划9月中旬到捷克,以为已经错过了,没想到还能意外相逢。
这天晚上,我到三姐夫妇的临时住处——广东老李的家吃了顿丰盛的晚饭。席间,也开餐饮店的老李得意地告诉我,他最拿手的,就是烤鸭,可不是全聚德呦,是祖传秘方。我们当场拍板,明天晚上——也是在布拉格的最后一个晚上,我就搬来老李家,吃他做的饯行烤鸭。
临走前,我想起在大唐饭店听到的《捷华通讯》和唐老师,问他们是怎么回事,快人快语的三姐,立刻告诉我捷克现在有了个旅捷华人联谊会,是唐老师、也就是唐阿姨出面张罗的,专门为华人服务,帮华人打抱不平。《捷华通讯》是联谊会的报纸。想不到捷克现在有个这样一个协会,三年前的捷克华人社团可是一盘散沙,大家互相猜忌、不相往来,全靠各自为战。我想见见这位唐阿姨,三姐立刻拍胸脯,保证帮我约到她。
第二天下午,我跟随三姐夫妇,驱车来到华联会的办公室,见到了在华人社区大名鼎鼎的唐阿姨。
-唐阿姨具有上世纪50年代人特有的热情
唐阿姨看起来要比实际的年龄年轻很多,人个头不高,却精神矍铄。她上世纪50年代嫁到捷克,已经入了捷克籍,可无论说话、行动,都是典型的中国人,还特别有种50年代人特有的饱满的热情,我想这或许和她离开中国40多载、没经历过各种运动有关。说到办华联会的宗旨,就是要为华人争取本该属于他们的利益。比如几位从国内来的武术大师,正在给捷克培养奥运选手,可捷克政府并不领情,他们中只有一个人有永久居留证,其他人,全得每年一延。唐阿姨说到这里,相当义愤,又历数了几宗歧视华人的事件,说要用捷克的媒体来为华人说话,她正在和电视台的记者做相关的深入报道,希望引起各界的重视。
对于我的到来,唐阿姨的激动更是溢于言表。她遗憾我在最后时刻才露面,否则可以参加华联会组织的国庆中秋晚会,也是件给华人打气的事情:我们中国车、中国人,也能做环球旅行。这件事应该让捷克的媒体好好报道才行。
我望着这位斗志昂扬的老太太,心里充满崇敬:只有像唐阿姨这样的人更多一些,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地位,才能有很大的提高。
离开捷克,我穿过奥地利、匈牙利,来到斯洛文尼亚边境。
-路遇海关刁难
在护照上盖上入境章后,我被海关官员拦住了,让我停到一旁,接受“control”。我把车停到旁边,心中有些懊恼,因为别的车,无论国籍,都不用特别检查。尽管如此,我想他们不过是例行公事,便下了车笑脸相迎。
被派来的海关官员高大英俊,一边戴胶皮手套,一边让我打开后备箱。接下来的检查,让我措手不及——不是我有任何违禁物品,是他的事无巨细,连信封也要打开来看里面的东西,脏衣服也要一件件查过,而且所有的东西,都要搬到外面。于是我成了往来过关的人们的焦点。
他终于找到了把柄:汽车配件和一箱子没用完的胶卷。洋洋得意地问我这些是什么,就去找了个当官的来。
接下来他要搜我的衣服包了。我拦住他,要求他换双干净的手套。“好。”他把那双脏手套褪下来,在我眼前晃着:“你不愿接受contral,回匈牙利去吧。”
我压住怒火,要求和他的长官说话。那个当官的晃过来,我问他我的配件有什么问题,这辆车是中国生产的捷达,配件是专门给这辆车用的,而且很明显我是个旅行的人,不是做买卖的;再说我如果想卖这些配件,在北欧能卖个好价钱,干吗要到你斯洛文尼亚。还有胶卷,我是记者,报道这次旅行,没有胶卷我怎么工作?!我认为你们是故意刁难,我旅行了这么多国家,从来没和海关有麻烦,就是俄罗斯的海关,知道我是旅行者,也都没对我的行李提出什么疑问。我保证要让我的读者知道我在这里遇到的刁难,也保证让你们收到有关的报道。
说着,我找出手里仅有的几份《北青报》,那当官的拿过来翻看,一直翻到最后一页,是驻法使馆文化处给斯洛伐克领事馆的照会。因为时间来不及,我没去办签证,照会也就留在了手上。见他愣了一下,我忙说这是我们使馆的照会,我来你们国家也有这样的照会。你们的领事听说我从中国开车过来,还要来你们的国家,说:“‘perfect’,可这里发生的事情怎么能说是‘perfect’呢?!”
他们商量了一下,大概是不愿引起什么外交纠纷,当官的来和我道歉,说我得理解他们,他的朋友带了两部相机进中国就在海关被罚了,我带这么多东西,他们盘查也是应该的。
斯洛文尼亚的乡村美不胜收,但因为时间,我缩短了在斯的日程,星期天晚上,来到意大利米兰。这里有个网上认识的旅行者保罗,他和伙伴乔治3年前每人开了辆三轮车从里斯本到北京,走的就是中亚。我改变回国的路线,急需他们的建议和忠告。(文/廖佳)
订汽车新闻短信把握汽车时代先机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