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 页 | 新闻 | 邮件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导航

车行天下首页 > 汽车新闻 > 正文



买车
看车
二手车
维修保养
聊车侃车




汽车搜索
找需要的车、新闻、文章
关键词
热门搜索:
豪华轿车 普通轿车 跑车
越野车 厢式车 其它车型


在线工具

新车报价查询
汽车对比功能
购车费用计算
保险费用计算
虚拟贷款购车
汽车维权热线
完全车事问答
车事通讯大全




汽车论坛

汽车时代论坛
汽车群英会论坛



主编信箱



轿车圈里的“三大三小”到底谁大谁小?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3月27日 12:06 经济日报

  轿车圈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三大三小”,其实从来没有出现过,但它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力量,控制着中国轿车工业。所谓“三大三小”,实质是设置行业壁垒,既不让新的企业进入,也不会有旧的企业退出,保持一种没有竞争的垄断格局。垄断带来的除了低效率,还有腐败。高额利润降低了进入门槛,招来更多的投资者想进入。维持垄断,排斥竞争,是中国轿车总长不大的根本原因。

  提法有因 查无实据

  在今天中国的“汽车圈”里,大概没有人没听过“三大三小”的说法,三大是指一汽、东风、上汽三大轿车基地。三小是指北京吉普、天汽、广州三个小型轿车基地。一些初来乍到的“老外”,时不时嘴里也会迸出“三大三小”来,可见它对中国汽车工业影响之大。

  改革开放后,1984 年国家提出“汽车工业要大发展”,主要是指卡车。“七五”规划,将汽车工业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指卡车而言。后来的一汽、二汽、重汽计划单列,都未将轿车纳入视野。

  80年代中期,经中日专家联合调查论证,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国家经委组织参与的两次大型高层论证会,先后在十堰和长春召开,对中国要发展轿车工业,经济界取得了共识。“造卡车是小学水平,造轿车是大学水平”,“小厂造大车,大厂造小车”,“轿车进入家庭”等,一时成为流行语。否定了“另起炉灶”的建议,确定在原有汽车工业基础上发展,成为主流思想,会议的东道主二汽、一汽成为最大的赢家。

  很快,高层决策部门接受了经济界的建议。1988年夏天,二汽和中汽公司负责人,奉命专程赶赴北戴河,向国务院领导集体汇报。考虑到国内轿车市场发展不会很快,决定“七五”期间先建设一个具有“经济规模”的轿车厂,由于一汽正忙于解放车的换型,又被确定为轻型基地,因此这个项目就放在二汽。

  同样,考虑到国内市场发育需要一个过程,有关部门提出,二汽项目要高起点,大批量,“2/3出口”。一汽则是“3万量中高档起步,挡住进口”。至于上海,则根据原来签定的合同,“首先搞好国产化”,纲领规模3万辆。一汽和上海项目,都不能算作是“大”。对天津夏利、北京吉普、广州标致,会议纪要根本没有提及,但鉴于这三家都是既成事实,而且都已与外商合资,从现实出发,后来作为追加项目,予以追认。这就是后来被演义为“三大三小”的缘由。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从来没有“三大三小”的提法,当时中汽公司的老领导皆可做证。

  三大三小 从不存在

  发展轿车的目标确定了,具体怎么发展,既有各家的不同理解,又有利益的驱动,局面就变得十分复杂。

  首先,一汽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又是最早开始在中国制造轿车的企业,当然不愿把先手让给二汽。他们把技术合作生产3万辆奥迪项目,称作“先导工程”,同时和德国大众商谈合资生产普通家用轿车,结果拿下了15万辆捷达、高尔夫项目,成了真正的一大轿车基地。同时又抓着红旗轿车不放,所以一汽手中实际占有“一大一小”两个项目。 

  上海桑塔纳的“国产化”进展缓慢,全国议论纷纷,中央派朱镕基、陈祖涛同志到上海指导,很快见了成效。桑塔纳项目滚动发展,成了气候。

  1991年上海“壮士断腕”,果断地将每年赢利6000万元的上海汽车厂,并入上海大众,同时进行技术改造,很快形成20万辆的生产能力,成为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组织生产”的轿车企业。此后,又利用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建成30万辆能力,成为中国最大的轿车企业。同时上海又积极招商引资,与通用合资,投资15亿美元,28个月建成了上海通用别克项目,形成10万辆生产能力。上海也就占有了“两大”。

  1989年,天津汽车公司将发展重点由微车移至夏利轿车,1993年形成5万辆能力,市场供不应求,狠赚一把后,再接再厉,投资23亿元,1995年形成15万辆能力,1998年起市场年销售连续突破10万辆,您说,夏利项目是大是小?

  而立项占了先手的二汽,在寻找合作伙伴时,2/3出口成了逾越不过的障碍。国际汽车公司之所以与我们合作,看好的就是我们的市场,想让它让出自己的国际市场份额,岂不是与虎谋皮?在多次碰壁后,主管部门终于有所松动,改为“出口导向”的软指标,才终于和法国雪铁龙公司达成了协议,接着发生了政治风波,使二汽(1993年起更名东风)起大早却赶了晚集,合资的神龙公司成立,反而比一汽大众晚了两年。到2000年,神龙公司才销售整车5万辆,如果不从投资角度讲————131亿元————神龙能有资格称大吗?

  该大的没有大,叫小的也不算小,其实所谓“三大三小”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三大三小 阻碍竞争

  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看,单一的国家投资,成为一种固化格局。80年代以后,虽然有外资开始进入轿车领域,建立了一批合资企业,但是我们依然强调国有资本要“控股”,对这些合资企业,我们也看得和国有企业一样亲,都是“自己”的企业。“手心手背都是肉”,谁垮了也是国家的损失,所以一旦获得了立项,从此就算进了保险箱,怎么着也不能让它垮台。想想看,十几年来,国际车界沉沉浮浮,多少企业,甚至一些车界巨子,也难逃兴衰之变,而中国的“三大三小”格局,竟能一成不变,岂不怪哉?

  不使任何一家企业垮台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免竞争。所以我们汽车行业管理部门的一些负责人,一听竞争就恼火,他们总是像慈爱的父母,对企业关怀备至,严格管束,企业的投资、产品、价格,都给规划好了,有严格而明确的分工,谁和谁也不会撞车。这样一来,本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却一直实行着国家垄断经营。作为政府部门,也不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不是站在社会的立场,公众的立场,而总是充当企业的代言人,将企业利益置于社会利益、公众利益之上。

  排斥竞争,自然而然就要坚持“三大三小”,设置行业壁垒。汽车行业的管理部门,成了行业垄断的把门人,决不轻易放任何“外来者”进入,让掌握了项目资源的企业,安安稳稳地赚取垄断利润。

  然而,事与愿违,垄断带来的除了低效率,就是腐败。高额利润降低了市场的门槛,招来了更多的投资者,这些年不仅轿车工业没有发展上去,结构调整也未有根本性改观。项目越上越多,目录越编越厚。“散乱差”说得嘴皮子都要生出茧子了,还是100多家厂并存。大厂过得很艰难,小厂活得挺滋润,经济规模不经济。怪事都发生在汽车行业。

  本来中国的原辅材料便宜,号称劳动力有竞争优势,各种国产物品价格都比国外低,惟独轿车价格奇高,就是降不下来,真是咄咄怪事!

  分明已经过十几年证明走不通的路,还非要走到底,至今还有人不相信竞争,热衷于依靠行政手段组建两三家“大”公司。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对那些将国家的钱,一掷亿金打水漂的,我们不着急,不生气,而见到民营企业用自己的钱投入汽车行业,就发火。汽车工业的希望在竞争,家电行业已经做出了榜样。我们必须冲出“三大三小”的桎梏,放开手脚,走上竞争的不归路。

  邓拓老先生的《燕山夜话》里,讲了个“放下即平地”的故事,值得我们再好好读一读,放开才有希望。


所属专题:程远专栏
汽车论坛】【汽车聊天】【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要让轿车进入家庭 买车也需要改变观念 轿车市场价格分水岭上三大阵营唱戏忙(下)
宝马亚洲销量增长加快在华生产轿车步伐 数款经济轿车横空出世 唯独奇瑞那样火
轿车进入家庭的发展趋势--迎合“Y一代” 奇瑞轿车维修中心在成都正式开工
加入WTO后奔驰汽车会考虑在华生产轿车 加入WTO后奔驰汽车会考虑在华生产轿车
美日打造国际品牌欲扛经济轿车大旗 国产轿车价格必须降的十大理由
柴油机应用于轿车行业将是大势所趋 丰田佳美轿车在美国销售突破500万辆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C)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