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利2000投放市场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担心,消费者多花了1倍的钱,还是买了辆“夏利”会不会感到“冤”?又有人说,厂家就是要借新车推出,改变夏利在人们心目中的低档车形象。见仁见智,到底是怎么回事,最近本报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有关方面,以释读者疑问。
新夏利是不是高级轿车?
新夏利外观很像高级轿车,其实不是高级轿车,而是一款家庭型轿车。原车型是丰田公司的“PLATZ”,德语意思是“广场”,是专为30岁左右妇女、50岁左右男士设计的。这些人都已成家立业,最有购买力,是消费中坚。同时他们要养家糊口,懂得赚钱不易,也最会花钱,懂得怎样少花钱获得比较好的享受。另外,一些“收入不菲”却不肯“露富”者,也是这款车的买主。这款车1999年8月投放市场,到去年10月,在日本已销售6.983万辆,在欧洲销售了16.5万辆,被评为“欧洲和日本最畅销车型”。
老夏利原型车“切雷泽”,在日本是以“第二辆车”切入市场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家庭主妇。天津夏利公司初期引进车型时,私家车在中国还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定位是出租车。从上海滩到东三省,夏利引发出的“红色旋风”,带动了最初的轿车大众消费市场。夏利的出租车市场占有率一度竟高达60%以上,为我国出租业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过境迁到如今,中国私人轿车消费需求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四分之三的国民过上小康生活,买得起家庭型轿车的中国人多起来了。在“家庭第一辆车”与“家庭第二辆车”之间,在出租车与公务车之间,有一个“空档”或“缺环”,于是“新夏利”就诞生了。
订单比计划更现实
和早两天下线的上海“赛欧”一样,新夏利也采用了“预订”销售方式。2000年12月14日下线,新夏利购车者就纷纷前来咨询并要求购买。不到半月时间,就接到5000多份订单,更有客户还预交了定金。不是“什么东西都卖不动”,最好最新的东西总是卖得好。
订单比计划更现实,订单可谓“到手的计划”。过去中国人先看后买的购货习惯,或许诞生于农村集市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通过“订单”认定双方交易,则更符合大工业、专业化的生产。
过去计划权被管得过死的结果,是计划落后于变化,很难做出及时的调整。比如厂家的新车压库,假如1辆车成本5万元,1万辆车压在库里,就意味着占压资金5亿元,而且要还利息!有的车辆放置在露天任其风吹雨打,看了让人心疼。
“精准方式”是日本丰田公司的创造,它规定企业内部一切生产环节,都要遵循“减少时间浪费”和“减少空间占压”原则。要求企业采取最有效的手段降低成本,少占压资金,提高生产效率。天汽多年来引进和仿效丰田“精准方式”,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精准生产”是企业内部的计划,“订单生产”是企业外部的计划。这一回,“新夏利”既可以按照不同购车要求为用户“量体裁衣”,又可以使企业轻装上阵,用户和厂方都能从中最大限度地获益。采用“订单模式”来同“精准模式”对接,意义非同小可。
对夏利而言,“先订货,后生产”是很大改进,“先收款,后卖车”当然更好。不过最终的决定权还看市场。客户能不能在约定期限内拿到质量合格的车?预交车款后能否享受一定实惠和优惠?消费者的“忠诚”,只能用厂方“到家”的服务才能换取。
赛欧来了,丰田怎么办
本轮竞争,闪亮登场的是“赛欧”和“夏利”,私下里“较劲儿”的,则是“通用”和“丰田”。中国主要轿车厂家几乎都有自己的合资伙伴,“三大三小”的未来发展,并不取决于它目前是“大”还是“小”,而取决于能否在今后一帆风顺不断壮大。
眼下跨国公司已在未来的中国家轿市场,先为自己树起“篱笆”。10万元,就是赛欧给该级别大致划定的“资格”。
赛欧虽然使用了上海别克的生产线,可原型车并不是别克;夏利2000也不是老夏利的改进型。两家为起名字,看来绞尽脑汁花了不少心思。它们来路不同,却殊途同归,在中国轿车市场,开辟新的“战场”,再比输赢。
赛欧是在1993年“欧宝可赛”车型基础上改进,中国市场调研、可行论证、选型设计等工作已经做了近一年。而双安全气囊、ABS防抱死系统、全车碰撞能量吸收设计、1.6升电喷发动机等有针对性的卖点,中国车实在做不下来。赛欧共用上海别克生产线,首先投资省,批量上去了,价格不愁下不来。国内在这一水平上和通用打擂台的,只有支持夏利的丰田。
其实丰田的动作虽慢,却比通用还早。只因途中打盹,“兔子”反被“乌龟”抢了先。丰田的中国战略,20年前就已盘算在心。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先后投资近400亿日元,在沈阳、天津等地成立20多家零部件企业。“夏利2000”排气量1.3升却“产生86马力强劲动力”的8A发动机,就是丰田在津合资企业生产的。丰田开发经济型轿车的经验丰富,对中国“家轿”市场研究比通用更老道。去年6月12日,经多年锲而不舍努力,天津丰田终于成立。
“10万元别克”消息先出,抢在“夏利2000”前两天下线,“承诺的价格配置就不会变”,一举一动引得媒体团团转。压制对手,调动舆论,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宣传。
见赛欧打出价格牌,丰田老谋深算沉着应对。赛欧的高配置12.5万元,新夏利的低配置就定在12.3万元。赛欧40%国产化,但是暂时还生产不出车来,新夏利就以90%的进口件,立马登记收款卖车。同时丰田又大打“车型牌”,多次提醒人们注意赛欧是旧款改进,新夏利是国际新潮。
成功的外企都是“中国通”
丰田在美国市场曾经上演过与通用、福特的龙虎斗,如今在中国市场遭遇通用“叫板”,它不得不拿出“看家菜”、“杀手锏”,以图挽回“打盹”延误的时间。
从两大集团的“前哨战”中可以看出:世界车业巨子产品做到了在中国生产,采用最新技术“打磨”出中国人最喜欢接受的风格,在中国生产的家庭轿车,正逐渐接近国际价格水平。本来最有希望由中国人主导的家庭大众轿车领域,中国厂家却没有占到丝毫上风。对他们而言,现在已经真到了“兵临城下”的时候。
跨国公司向中国市场的挺进,可以让我们清醒:“中国特色”不是在与世界的比较中产生的。不光只有中国人才懂得“中国特色”,成功的外企其实都是“中国通”。以为“中国国情咱最明白”,轻视“世界潮流”的了解和研究,结果反会被潮流所淹没。除观战之外,我们还应问问自己能干些什么。入世前短短时间内,“保护伞”对各地大大小小的中国汽车企业还有多少用?政府还能添多少柴、加多少瓦?市场应当怎样培育和放开?入世后我国汽车业格局如何?是让巨头们合资合进去?是甘当配角,力争“分一杯羹”?再也不该为汽车工业的“幼稚”辩护了,时间已经不多,我们的“特色”也已经不多了。(余晓勇)
所属专题:新款经济型轿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