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评论>正文

原创汽车“三包”执行关键看企业社会责任心

http://auto.sina.com.cn   2013年09月09日 10:13   新浪汽车  渐凉 字号:

  (新浪汽车评论员 渐凉)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让包换有了法理上的依据,这是该政策所迈出的最积极一步。

  无疑,汽车三包政策的实施将会对现阶段的汽车消费环境带来一定的改善,但正如消费者所担心,由于一些实施细则不够具化,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执行层面规章制度的不完善都会成为汽车三包政策今后执行的障碍。

  前段时间,一位参加完汽车三包有关培训的本土车企人士在其微博上给翘首以待的消费者泼了一盆冷水,因为该人士发现汽车三包政策“出发点不是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是如何最大限度降低主机企业的损失!消费者期待的2013年10月1日会让你明白,获得权益需要你的大量证据和艰难维权。”而这刚好是所有私家车主的痛感所在。再加上之前对三包政策退换货范围(发动机变速箱等7类当中注明的几种主要零部件维修只有更换2次以上,或者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等重大、突发的严重的质量问题才给退换货)进行了修改,不免会让一些正陷入维权纠纷的车主们倒吸一口凉气。

  其实,作为以逐利为目的的法人,面对一项倾向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车企研究应对之道规避风险的举措在情理之中,但如果企业过度追求利益而置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于不顾,那对品牌就是一种透支,总有还债的一天。

  在现行的法规环境下,汽车三包政策有诸多漏洞可钻,3万元的罚款上限对年销售收入几百上千亿元的整车厂而言,是九牛一毛,毫无约束力可言,因此,厂商在在汽车三包政策的贯彻执行上,前期考验更多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一直以来,多数车企喜欢与消费者计较蝇头小利,结果失了人心。希望我们的厂商,尤其是本土自主品牌在执行汽车三包政策时能将姿态摆高,让消费者看到企业的诚意,与消费者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这并非没有回报,厂商很可能会在三包政策上较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因为这个社会太需要有诚信,并懂得如何回报消费者的企业了。

  我国车市这几年迅速过猛的发展,让本身就不完善的消费者维权体系临近承受的极限,每年的投诉量以及车主暴力维权(如砸车)的案例不断增多。当然,在这个对所有消费者都普遍缺乏有效法律保护的阶段,要求对车主权益的保护一步到位显然也是一种“过分”的要求

  不过,总的来说,整个汽车消费环境正在逐渐向好。

  今年4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该草案中就车主最为关注的现行举证责任作了如下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微型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自消费者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出现瑕疵,发生纠纷的,由经营者承担相关举证责任。”这种举证责任倒置一旦被写入消法,将给车主带来极大的维权便利,同时也会让汽车三包发挥最大的效用。

  当然,背后的隐忧也还是存在,主要就是国内的检测机构基本都有着各自的经营业务,同样以赢利为目的,缺乏公信力。如国内现有的一些检测机构,绝大部分都与整车厂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其中一部分是直接从整车厂分离出来的。为了维持自己的业务,这些检测机构作出的检测结果能否保持客观公正?由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复杂性,对这一点我想没人敢保证。这将是今后媒体以及一些公益机构应努力推进的一个方面。

  只有确保检测机构的公正立场,消费者的维权才变得有意义。而在整个汽车消费环境提升的过程中,作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厂商如何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对自己的用户负责、尽心,是整个汽车消费环境改善的关键。■余建良(作者微博:http://weibo.com/jianliangself )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sunruin)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