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特约评论员 孙小红)大气“国十条”就要出台了。根据一贯的经验以及切身利益,开车人最关心的就是关于车辆拥堵费和排污费的律条。据说当然包含在“国十条”之内,然后逐级分解,而北京的任务最重。
无论如何,这名字听起来都没错,大气清洁,福利大家,至于排污费,还是拥堵费,都是为大家的生活环境着想,多使用多付费。
但是再想想,为什么从来不讲前提条件,凡事只在车主身上收钱就可以了?如果只是这样,也不必巧立名目了,或者也不必制定什么律条,只管收费就行了,反正你收了费,到底这费用流向了哪里,也没有什么部门出来说明,而人们既然要开车,总要行驶在中国大地,谁也没有办法不认这些费用。
凡事种种,总要讲个大环境与前提。当前的大环境,当然是道路拥堵,空气污染,但是,请一定弄清了,这并非是唯一的大环境与前提。如果在全世界范围算一算,中国人的税负已排名前三名;如果再算算工资收入,中国人的收入却只怕在全世界榜单的中后;如果再算算车价,那中国人买车的价钱只怕也是世界前几名,比如一辆进口路虎的价格,已是在美国的三倍……
就算空气污染有汽车的份儿,但也未必是第一,烧煤发电、烧煤取暖,只怕还有遍地燃烧的秸杆,也远比汽车的污染重得多。为什么不跟他们收收排污费?农民烧秸杆倒在其次,其实国家可以引导发展出秸杆的再加工,可以对这样的企业进行补贴。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去管这些,反倒一收费拉倒,一收费就收到汽车使用者头上?
另外,购买汽车者,其实已经付了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消费税,在使用环节,还有燃油税,各种用品里本身就含有的税不说,单是燃油税里,其初征收时,已经明确除了养路费还有排污费,现在再来单独征收排污费和拥堵费,未免有重复收费之嫌。
再者,养路费变成了燃油税之后,各地的公路照样设卡收费,以至于去年实施的节假日小客车公路免费时,各地挤得水泄不通。说明车主身上的税负之重,难以承受。现在汽车已经社会化,拥有汽车的家庭,多数只是普通家庭,并没有太高的收入以负担额外的税收。
这些费用最后是否真正如其名字那样用于治理排污和拥堵?这一点不能马虎。这些费用收了多少,用于哪里,谁来管理,谁来监督,谁来使用,是否要向公众公开?依公平透明之理,对公众收取的钱,自然要动公众有交待。这样的大气才会真正地清洁,道路使用情况才会真正改善。
人有对将要出台的国十条这样发问:我们买车的已经交了相关税费,有权享受清洁的空气,没买车的更有权要求清洁的空气,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集体跟政府打官司,要求赔偿我们呼吸污染空气和恶劣环境的损失?
这样说有些横扯皮,但未见得没有道理。说到底还是政府和各种税收使用不公开不透明,大家对于自己交的税到底用于哪里,没有渠道看到,相反,只看到越来越脏的空气,越来越差的环境。
当然,现在国十条还没有出来,就算出来后,对于汽车这一块的税费收取方式更没有个定论。只希望这一次国十条是动了真格,一是收钱的费用有法律依据,合理合法,二是这费用专款专用,专门用于治理空气和环境,而不是一窝蜂地薅羊毛,羊毛是薅了,钱也不知道流向了哪里,空气环境照样差,道路照样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