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特约评论员 宏常非)作为一个被媒体和市场联手打造的独特符号,“汽车自主品牌”这两年来多少有些沉寂。然而,最新的市场数据又将它们集体推到了公众视线的焦点之上。7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市场销售整体增长约为10%,其中自主乘用车市场份额占销售总量的35.19%,市场占有率为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有媒体惊呼:自主品牌在市场遭遇了“冰点”!
数据是简单明白的,但数据的解读却不简单。不少人从中解读出了政府扶持不力、企业转型不到位等等内外原因,言辞之间充满了忧患。
笔者觉得大可不必。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主品牌份额降到5年来的“冰点”,未尝不是一件具有正能量的好事,至少不全是坏事。
首先,“冰点”对砥砺自主品牌企业不全是坏事。
自主品牌现在的地位,最形象的说法可以是一些企业家首肯的“会造车了”。严格说来,目前多数主流汽车企业,在乘用车领域出生虽然并不一定比韩国现代汽车晚,比当下红极一时的泰斯拉更要早得多,但长期从事的就是“引进-消化-再创新”,伴随着近十余年来的市场暴涨中,逐渐在国内汽车市场以“自主品牌”的招牌行市,特别突出的是“自主”。不少自主品牌之所以能暴得大名,一方面来自于这些企业的企业家们以创业者的敏感捕捉到了时代的消费升级需要,并以简洁明快的方式予以满足,另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速度远高于市场供给速度,导致只要进入市场就能立足,只要立足就能成长,而且是快速成长。
然而,以“自主品牌”行市,并未改变汽车消费者对汽车企业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一个消费需求成熟速度快于企业成熟速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不少自主品牌,无论从产品研发层面,还是从供应链层面,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市场营销,抑或是知识产权,都有难以弥补的局限。讲点实在话,如果不是市场增速有席卷天下之势,“自主品牌”连之前十几年的“沸点”恐怕都难有。
更让人伤感的是,成名后的不少自主企业,并没有加速自省,或扬长避短,而是继续在或与媒体或与地方政府的合谋中虚浮漂蹈,高调扮演着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工业符号”。媒体或地方政府将它们作为一个现成的招牌利用,而它们自己则自甘做万用的狗皮膏药,任人招贴,并罔顾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一味在与媒体、与地方政府的互激互励中,继续追求着速度。
因此,“冰点”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市场给了那些缺少自知自制的自主品牌一个当头棒喝,市场以货币投票方式重重地提醒这些企业:自知、自明、自制、自检,才能度过转型难关。如果那些有此毛病的自主品牌们能够从中获得教训,对于它们未来的发展,将是有益的事情。
其次,“冰点”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规则不全是坏事。
市场的规则有不少,但至少包含公平和竞争等基本法则。自主品牌的发展,不可能在地方政府的庇护中获得,只能在市场的公平竞争里实现。当然,“公平竞争”并非不要政府有合理的保护和倾斜,相反,是在尊重市场规则情况下培育市场观念。
现代企业制度中,独立的市场观念和市场能力,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立足之本。不少自主企业,市场化的过程恰恰与“学会造车”的过程重叠,除其历史较短、品牌积累较少之外,更根本的缺陷是缺失真正现代企业必具的市场观念和市场能力。这两三年来,公众对自主品牌慢慢失去耐心,普遍的印象是一些自主企业“并不用心造车”。所以,与其说公众对自主品牌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毋宁说是越来越抵制“并不用心造车”的自主品牌企业。消费者这样的投票,不是不给后来者或弱者一个机会,而是要抵制某些自主品牌所代表的对市场的虚伪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漠视。
所以说,“冰点”不是将所有自主品牌一棍子打死,而是对真正用心造车的自主品牌的肯定,对促进那些偏离市场正道的企业改正,无疑是及时而有力的。
再次,“冰点”,对营造健康产业创新精神不全是坏事。
一种健康的汽车产业创新精神,不是不允许有模仿的阶段,不是不允许有学习的过程,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追赶先进企业、学习先进企业,始终是产业创新精神空间里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从产业精髓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意义上看,保持产业追求原始创新的纯正性、追求技术进步的正途,是以自主品牌为载体的企业实现创新的应有之义。
市场份额“冰点”,只不过是对这部分企业的产品价值和消费者感受的直观反映而已。自主品牌作为国内汽车市场一个独特的精神符号,代表的不应该总是低价位、高模仿的产品价值,更不应该是对消费者的轻慢。这些年来汽车市场快速扩张,引导了“模仿创新”过度发展,乃至于作为模仿创新成果的若干明星车型同时也成了自主品牌创新的“代言人”,直接造成了跟随、模仿等浅表层的创新文化对坚忍不拔的原始创新文化的侵蚀。“冰点”暴露了侵蚀结果,某种程度上是个好事。
我们只期待,份额“冰点”能够作为一个市场事件,开启自主品牌真正转型的一个契机。(点击查看博客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