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评论> 吴迎秋专栏专题 >正文

赵福全离职事件再思考

http://auto.sina.com.cn   2013年05月02日 11:23   汽车商报  吴迎秋 字号:

  吴迎秋

  4月24日,吉利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赵福全离职。消息一出,引起业内震动和密切关注。3天后,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和离任的赵福全分别接受汽车商报记者专访,坦露内心真实想法,离职事件在舆论上引起的波澜迅速平息。

  事情虽已过去,但仔细思考此次事件,有两点特别值得一说。

  第一, 为什么一宗离职事件能激起这么大的波澜?在我看,有多重因素。

  首先,吉利汽车是自主品牌领军企业,李书福和赵福全又都是自主品牌汽车过去十余年发展过程中的标志人物,两个标志人物汇聚在一起,一定会擦出火花,也必然吸引外界特别的关注。其次,吉利汽车近两年来业绩稳健发展,赵福全在这个时候离开,似乎很难让人理解。媒体的好奇心自然就被激发出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赵福全身上的特殊符号——“第一代汽车海归”。 过去十余年,以赵福全、许敏、汪大总为代表的这群海归精英,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一度成为话题人物。如今,他们当中的多数已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从企业一线隐退,而赵福全成了为数不多的坚守者。过去7年,吉利和赵福全相处融洽,被媒体视作本土车企包容海归精英的孤例。如今,赵的离开自然会被盯上,也一定会和“海归水土不服”、“自主品牌人才体系建设”等等新旧话题纠缠在一起。

  其实,在我看,完全没有必要用这么纠结的心态来看这桩离职。就像李书福、赵福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说,这本就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人事变动而已。

  李书福曾经说,搞自主品牌太难了,什么事都要经历、甚至别人强加给你的也得担着。这话一点不错。假如让我来说说这次的“离职事件”,无论是李书福还是赵福全,真得不必太介怀,谁让你们都在搞自主品牌、都是自主品牌汽车的标志性人物呢?

  赵福全离职事件引发我的第二个思考是,企业该如何应对内部事件引发的舆论危机。

  回答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无非就是第一时间讲真话、说实情。但问题也在这里。我们有些企业面对所谓的“危机”为什么不敢、不能在第一时间直面真相?最近,汽车企业面对“舆论危机”不能有效处置导致被动的事接二连三。事后,许多人都不能理解企业的做法。

  不久前,在与某企业领导交流时,我也提到了这个疑惑。得到的答案无非是各种“不便说”的原因。但这样的答案在我看来都不能成立,汽车企业说实话真得就那么难吗?当前,都在说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他们根本没想过,增强面对舆论危机讲真话、道实情的能力也是一种竞争力。

  必须看到,今天的汽车业已经是一个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行业。好事出门,坏事更传千里。竞争力再强,危机后的沟通能力薄弱,很难在竞争中胜出。赵福全离职事件的危机处理案例是一个好的模板。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DOVE)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