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商用车界,提起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何墨池的名字,可谓尽人皆知。不仅因他是一位能讲一口流利汉语的瑞典人,更因他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高效物流。他也因此被业界称为“传道士”。
采访何墨池:愿中国高效物流早日梦圆
![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何墨池 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何墨池](http://i0.sinaimg.cn/qc/2014/0114/U10665P33DT20140114112134.jpg)
从2004年斯堪尼亚进入中国至今,他的身份几经变换,但他履行“传道士”的职责没有变:给中国带来高效的物流方式,向用户解释何为吨公里、标准化托盘,帮助企业提升运输效率等。斯堪尼亚作为一家瑞典卡车制造商,为何如此关注中国的物流运输?新年前夕,记者对何墨池进行采访,便围绕这个话题谈起。
● 优化挂车 物流效率将会更高
“我始终坚持为中国带来高效的运输方式,而不是宣传自家产品。”何墨池开门见山,卡车作为运输链的一个环节,其产生价值的多少与挂车紧密相连,因为挂车决定了货物载运量和装卸货速度。斯堪尼亚设计卡车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挂车的价值,如果挂车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整个物流效率将会更高。
在 去年武汉商用车展上,斯堪尼亚不是大力展示自家产品,而是积极推广与自家产品可能毫无关系的侧帘挂车。在何墨池看来,中国货物平台标准发展缓慢,半挂车在轻量化、便利化、标准化等方面没有明显突破。“所以我们主动找到中集,在中国现有法规下对半挂车进行了优化,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但可以说是目前最合法、最优化的挂车了。”
何墨池告诉记者,这辆半挂车内宽2.45米,放置两排1.2米乘1.2米的托盘,要求货物装卸必须非常精确,而这会占用很长的装卸时间,从这可以看出中国在交通法规方面有进一步商榷的地方。而在欧洲,半挂车的内宽为2.5米,摆放两排1.2米乘1.2米的托盘十分从容。“假如中国的交通法规能够跟进,增大半挂车限宽,中国的运输效率将会大大提升。”他说。
不仅如此,去年深圳物博会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展出的25.25米双挂汽车列车,就是由斯堪尼亚牵引车和中集挂车组合而成,旨在向中国推介欧洲先进的模块化运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