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巨大的风险是:当前中国重卡市场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00万辆,2015年,这一数字将为300万辆。如果市场如专家们判断的那样每年只有100万辆的销量,除了市场迎来残酷的竞争之外,还将有200万辆的产能被搁置。
和浮夸的轿车市场一样,重卡市场的浮夸之风也很鼎盛。几乎每家重卡企业都宣称自己的产品国内一流。更为可笑的是,即便是新出生的重卡新兵也希望在这个技术含量较高的汽车细分市场中一往无前,宣布在几年内进入重卡市场的第一阵营,产销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然而在当前疯狂的市场行情之中,他们的产销不过只有区区的千辆。
“没准,这还都是虚的呢?”业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这样告诉记者,其实,很多重卡新军的产销只有几百辆或只有几十辆。勇气固然可嘉,但在这个前5名集中度达83.09%,前10名销量集中度高达95.47%的行业中,这些新军真的能有这“通天”的本事?
毋庸讳言,排名靠前的几大家重卡企业的老总们在听到了这样的豪言壮语之后大多会不以为然。中国重汽的蔡东就曾经表示,“重卡新军在原本并不擅长的领域去抢市场风险很大。”显然,既得利益集团的老总们更愿意将他们的豪言壮语理解为痴人说梦。潜台词是:你们或许忘记了3年前,上海汇众还宣称在5年内进入重卡市场的前三甲,但今天呢?你们或许还忘记了5年前,春兰、凌野等企业的屯兵蓄势,但今天呢?
但即便如此,重卡行业的新兵还是在今年集体亮相。
毫无疑问,中国重卡市场近几年的疯狂上涨留给了重卡新军们无限的盈利遐想。正如重卡新军大运重卡的总经理陈澔利所说的那样:“3年前,谁能想到2009年会有超过70万的市场容量?只要有市场,就会有我们的生存空间。”
和大运重卡一道进入这个众说纷纭的行业的还有集瑞、长安、徐工、以及广汽日野、精工等重卡新军。一方面,他们卯足了劲要在这个市场上有所作为;另一方面老牌国企开足马力,全力扩产。一个最为明显的例证是,东风商用车5月开工的8万辆重卡新基地。按照东风商用车总经理黄刚的话说,“每一辆重卡的销售背后都有三名司机的苦苦等待。”
黄刚所言不虚。
从今年年初以来的情况来看,随着重卡市场的全线“井喷”,原先受金融危机压抑的需求和厂家的扩张冲动被尽情释放。不仅仅是东风商用车一家,陕西重汽、中国重汽等重卡巨头上半年的产销也都接近去年全年的总量。虽然后起的华菱在热销时节,接连二年由于发动机等总成供应不足损失了近6千辆的订单,但今年上半年,华菱还是销售了1.8万辆的重卡。按照董事长刘汉如的说法是,虽然销量仅为国内第六、第七位,但仅有1千多名员工的华菱却是国内重卡企业中盈利性最好的。而这显然不是其他企业所能比拟的。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中国重卡合计销售58.24万辆,同比猛增112%,销量接近2009年全年的63.62万辆水平,重卡行业2010年高增长的局面已成定局。
巨大的飙升行情却令法士特变速箱老总李大开喜忧参半。喜的是,作为重卡变速箱的垄断巨头,法士特开足了马力赚了个盆满钵满;忧的是,中国重卡市场的井喷行情并不能持久,大起之后必将伴随着大落。届时,产能过剩、开工不足的阴影将笼罩在整个行业的上空。
与李大开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刘汉如。
即便是如今的市场已经热上了天,但刘汉如依然不看好中国重卡今年下半年的走势。他认为,前高后低的市场形势已经充分显现。下半年如果不依靠银行的借贷功能,各大企业的车辆将很难销售出去。重卡企业必须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市场或许真的如刘汉如所描述的那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消息表明,六月中国重卡的订单已经开始减少。重卡销售为9.38万辆,环比下降了12.3%。
“今年3、4月达到销售的最高峰,实际上5月的定单需求已经在减少了,考虑到季节性销售的惯例,估计到7月会进入平稳的状态。”黄刚这样解释当前的市场行情。
具体到细分产品上,6月,重卡整车销售2.32万辆,同比增长135.6%,环比下滑18.5%;重卡底盘销售3.61万辆,同比增长40.6%,环比下滑17.2%;半挂牵引车销售3.45万辆,同比增长90%,环比下滑1.2%。
值得一提的是,6月半挂牵引车的环比增速降幅远低于重卡整车与底盘,强烈表明了上半年国家4万亿政策刺激下的土建类重卡产品需求目前已经呈现出了趋淡趋势。而公路货运类重卡产品的需求则依然维持这较高的景气程度。很多企业认为,随着4万亿救市政策的逐步退出,未来中国重卡市场必将回归理性。产销按照每年大致增长10%的幅度递增。不会再出现类似今年上半年的井喷行情。按照这种说法,今年则在去年63万辆的基础上增加到70万辆,明年为77万辆、后年85万辆。而今年过多的100万辆将在明显被冲减掉。换句话说,明年重卡市场将大大低于原本预测的77万辆。
“全年前高后低的趋势几乎没有变化,我们判断今年市场的总需求肯定会比去年要高,总量或将到达100万辆。但上半年的销量可能会占到全年的60%-70%。”黄刚说。
与黄刚持相同观点的是国家信息中心的主任徐长明,他告诉本刊,如果3、4季度还能维持较高的GDP增幅,100万辆的重卡产销将成为现实。但下半年重卡行业依然将面临着诸多风险的考验,如房地产行业、土建施工投资增速显著放缓;产品销量在上半年过于集中等等。而明年上半年则很有可能是市场受到重创的危机时分。
“100万辆大概是中国重卡市场销量的最高峰值,当然这还要包括出口到海外的重卡数量。”李大开告诉本刊。
但更多的车企却在疯狂的市场面前已经提高了产能规划。据初步估算,今年全国各大车企的规划产能已经接近150万辆。按照这个数字,肯定会有三分之一的企业难以完成任务。
今年北京国际车展,长安重汽董事长连刚表示,长安重汽确定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1531”∶15是在3年之内销售量要超过1.5万辆;3是在3年内销售收入要超过30个亿;1是在三年内要进入行业的前十名。
需要表明的是,今年前4个月,长安重汽的销量仅为879辆,按这种速度,长安重卡需要6年的时间才能达到1.5万辆的目标。前文提到的大运重卡截止到4月北京车展前,产销也不过区区的600辆。而大运重卡目前已经完成了20多亿元的投资,计划在今年实现2万辆的产能。按照最初的规划设计,大运重卡一期的计划目标是年产重卡5万辆,二期年产重卡10万辆。
刘汉如告诉记者,当前中国重卡市场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00万辆。眼下,还有华晨等企业依然在布局重卡行业,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令人咂舌的300万辆以上。
如果市场如上述专家们判断的那样,100万辆是中国市场的峰值,那么,未来中国重卡市场必将迎来最残酷的市场竞争。届时,类似春兰、凌野、东方红的重卡企业又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特别是如长安重汽等技术积累不足的新企业。更大的风险在于:未来多出来的200万辆重卡产能将往哪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