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品牌如何“换道超车”?

2021年中国品牌如何“换道超车”?
2021-04-26 08:41:27 界面新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前,媒体分析了2021年上海车展各大车企争相在产品规划、品牌进化上“拥抱变化”的动作与雄心。

  展台上,宣称转型电动多年的传统跨国车企们似乎终于下定决心;展台下,面对“缺芯危机”的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前景正在面临底层产业链的制约;与之相对的是,充满增长潜力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商们正昂首走上历史舞台。

2021年中国品牌如何“换道超车”?

  以上变化也从侧面表明,2021年将会是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重要的节点。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2021上海车展的表象,那么,在更深层的底层逻辑上,中外车企之间日益扩大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正在催生各类新势力的“野蛮生长”。甚至还有望真正实现梦想多年的“换道超车”。

  回首过去5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进化之路,从智能网联技术的率先落地应用,到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迭代升级,从“互联网汽车”的提出,到智能电动汽车新品牌的涌现,更多中国品牌和上下游零部件供应商们正在携手上演一场对跨国汽车巨头“追逐+赶超”的逆袭好戏。

  2021年上海车展,成为这场逆袭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呈现。那么,中国品牌“换道超车”的进阶努力,又有哪些亮点和看点?

  自动驾驶的差异化道路

  要论最近的车圈谁是顶流?华为当仁不让。

  近日,华为不光公布了其城市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而且,还在上海车展内外宣布了和多家车企的产品合作,还将北汽蓝谷、小康股份等公司的股价拉至涨停。其“跨界汽车行业”的能量可见一斑。

2021年中国品牌如何“换道超车”?

  强大的自动驾驶辅助技术能力,给予华为汽车解决方案和合作企业巨大的加成。据悉,华为MDC810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可满足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乘用车和RoboTaxi的应用场景,是已量产的最大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截止2021年,业界和市场对汽车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汽车的“马力”决定论,演化到了现在智能汽车以“算力”为核心的指标。

  比如,蔚来ET7(配置|询价)搭载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DRIVE Orin,算力达到了1000TOPS。随后,智己也公布了后续升级DRIVE Orin芯片的计划。

  展馆内外,蔚来、智己、华为、小鹏们几乎一致的行动表明,国内智能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辅助技术已经走上算力为先的差异化竞争道路,在数据处理能力上,甚至领先其他传统跨国车企整整一个身位。

  在超强算力之外,中国品牌还试图快速量产激光雷达技术,以缩小与特斯拉视觉算法之间的差距。比如,华为与极狐联合打造的阿尔法S 华为HI版,在全车已配置五大类35个传感器的基础上,增加了3颗激光雷达。此前,蔚来ET7、小鹏P5等都宣布了装配激光雷达的计划。

  2021年,注定会是车规级激光雷达爆发的元年。

  伴随着石头科技、大疆科技、华为等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的努力,中国高科技企业在激光雷达市场预计将带来一波技术溢出效应,从而使得整个行业的成本开始逐步下降,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1年中国品牌如何“换道超车”?

  此外,从百度apollo赋能威马W6,实现特定场景下自动驾驶能力的例子也能发现,除配备更多传感器、更高的算力平台,提升单车自动驾驶辅助能力之外,借助云端的算力和算法的支持,成为一种相对“经济”的解决办法。当然,这背后少不了5G通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加持。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就表示,“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的大幕已经拉开了,尤其这次车展明显热度很高。”

  综上可见,从加强单车智能水平到量产装备激光雷达,再到云端算力的加持,国内新造车企业已经走上一条与特斯拉相反的高阶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道路。

  科技圈和汽车圈加速融合

  2021年的开头,汽车圈热闹非凡,一众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公司纷纷宣布跨界造车,向平静的汽车行业扔下一个个重磅炸弹。

  阿里巴巴与上汽合作推出了智己汽车;百度借助吉利入局智能电动汽车;华为也紧随其后,虽然多次强调自己不造车,但是以inside的方式已经渗透到造车的底层。雷军高调宣布自己将进行最后一次创业,亲自带领小米造车;滴滴也在D1之后终于扣响造车的扳机。

  如今,当汽车进入智能化、电动化的新时代,为中国科技企业提供了百年一遇的切入汽车行业的机会。

  4月7日,蔚来迎来第10万辆量产新车下线,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从1到10万辆的跨越。蔚来的成功案例在前,诸多互联网和科技公司跨界造车也就有了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爆发,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品牌“换道超车”的可能。

  互联网巨头下场造车、造车新势力立住脚跟的同时,传统中国品牌也从自身发展的进程出发,试图在组织架构、品牌重塑上加快转型速度,实现“大象起舞”。

  前不久,吉利就分拆了旗下纯电动车业务,组建全新的极氪汽车,继续加码智能电动新赛道;长城一边成立沙龙智行,参与新赛道的竞争,一边在传统汽车业务继续做“增量”,不仅将坦克系列发展为独立品牌,还在混动汽车市场持续加码,推出咖啡家族系列产品(包括摩卡、拿铁、玛奇朵等)。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新赛道日趋成型,互联网科技与汽车行业之间形成了深层次的资源对接,既为互联网科技巨头跨界造车准备了基础条件,也为传统汽车品牌的“互联网化”提供了土壤,开始谋求未来转型进化的崭新可能。

  互联网科技圈与传统汽车圈的加速融合,也让未来智能汽车的定义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车厂一般倾向认为车是未来的主体,而上面存在一些计算机的单点,但未来汽车的基础是计算机,车是计算机控制的外设(汽车计算机化)”, 华为ADS首席架构师、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对于未来汽车就有如此猜想。

  尽管,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的新造车思路都将围绕智能化展开,但以汽车的物理结构为载体,怎样拓展更多的服务和功能?如何发挥自身的企业基因、资源优势,又怎样在产品理念、组织架构上重新定义未来汽车?依旧是一个开放式的命题,也蕴含着多重可能性。

2021年中国品牌如何“换道超车”?

  比如,在产品定义上,高合HiPhi X(配置|询价)基于H-SOA超体电子架构打造出了汽车计算机化的概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软硬件分离。这种迥异传统的产品定义得以落地,也有赖在科技行业的强大“朋友圈”。与微软等高科技企业的强强合作,高合才得以首次量产了包括人工智能伙伴HiPhi Go等诸多业内首创的功能。

  高端新能源车的新机会

  无电动,不车展。

  这几乎成为本届上海车展的潜台词。

  受产业链日趋成熟、科技巨头跨界造车的双重刺激,中国品牌正在新能源市场迎来自己发展的春天。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依旧延续着此前强势增长的态势。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了20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同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国内零售渗透率为8.2%。1-3月,这一数据则为7.5%,较2020年5.8%的市场渗透率提升明显。

  从产品结构来看,自主品牌和豪华品牌增长较快,合资品牌无论增速还是渗透率都处于市场的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呈现高低两端强势增长的趋势。

  比如,3月,A00级车型销量达到了6.7万辆,销量环比增长103%,市场份额达到纯电动市场的39%;而C级市场虽然基数较小,但环比也增长了85%。

  综合以上市场表现,不难看出三个日益明显的趋势:

  第一,五菱宏光MINI EV的持续热销,虽然挤下了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宝座,但也让其他车企几乎无缘染指这一低端细分市场。比如,本届上海车展上,你已经很难见到其他品牌的A00级纯电动新车。

  第二,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集体缺位,让处于纺锤形中间地带的15万元-35万元市场区间,目前仍处在增量增长的红利期。

  比如,本届上海车展,以小鹏、哪吒、极氪、极狐为代表的中国品牌,纷纷瞄准这一市场空白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这样密集的产品投放潮也可能带来另一重市场竞争的隐患:多款产品的快速切入,或许很快就会将这一细分市场从蓝海变为红海。

  第三,在50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当前市场基数较小,但是在以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凌厉的电动化攻势下,有望快速上量、催熟,共同培育市场红利期的到来。

  比如,本届上海车展,奔驰带来WLTP工况下最高续航770km、中控三联屏的电动旗舰轿车EQS,宝马带来与X5尺寸相当的纯电动SUV车型iX,希望由此开启超越电动的豪华出行体验;奥迪则借上汽奥迪之手,发不了全新纯电动概念车Audi Concept Shanghai。

  只是,上述豪华品牌的电动化产品距离量产落地尚需一段时间,国产高端电动车阵营的蔚来ET7,也因为智能硬件过于前瞻而被业界笑称为“卖期货”。在销量上持续领跑的特斯拉,又在国内面临质量、售后等多重问题,车展上陷入的舆论危机,也让它在国内市场的后续增长潜力充满变数。

  综合以上可见,有望成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市场,高端新能源市场暂时还尚未出现短兵相接的白热化竞争。那么,谁又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环顾整个车圈,能够在高端新能源市场占据先机的产品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一是必须处于量产状态,与其他竞品形成交付的时间差,从而获得市场先机;

  二是必须高举高打,不仅要在产品力上满足高端新能源汽车的门槛,而且还要在其他方面带给用户更多豪华品牌的体验和价值;

  三是必须要定位准确,能够在豪华品牌环伺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和潜在客户。

  据此判断,目前已经处于量产状态,定位上处于蔚来ES8、特斯拉model X(配置|询价)之间空白市场地带的高合HiPhi X,或许具备攫取较大市场份额的能力和潜力。

  具体而言,看好这款国产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理由有四:

  首先,为了实现按时交付,高合不惜重金打造了智能工厂,最终实现对所有造车环节的打通和整合,确保“3月小批量交付,5月正式交付”的目标。高合也成为新造车企业中唯一一个按时交付的品牌。

2021年中国品牌如何“换道超车”?

  其次,在销售和服务环节高合也持续加码,以避免因为网点稀少所带来的销售和售后不便等问题。2021年年中,兼顾销售与用户社交等功能的高合中心将超过50家;截止2021年年底,这一数量将达到100家(含交付服务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高合HiPhi X不仅提供创始版车型供用户选择,满足了用户对于高端定制的特殊需求,而且还以NT门、可编程智能交互投影大灯等配置彰显出自身独特的“科技定义豪华”的品牌主张。

  更为关键的是,高合在盐城的智能工厂还为订车用户及潜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参观步道及体验中心,用户可以在工厂内实时跟踪专属爱车的生产情况,获得类似兰博基尼定制车辆的超豪华享受。

  再次,是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相比,持续打造自身产品力方面的差异化优势。

  比如,与最大的竞争对手特斯拉Model X相比,高合HiPhi X不仅有着技术上的代际领先,又有设计理念的领先。从真实使用场景出发打造产品,让高合HiPhi X更能读懂国内消费者的本地化需求。与造车新势力的诸多产品相比,高合HiPhi X有着更前沿、更领先的黑科技配置,因此也更显高端和智能。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高合HiPhi X在细分市场价格区间上的错位竞争。

  目前,在蔚来ES8、奔驰EQC与特斯拉Model X之间,依旧存在着一个60万-75万元的价格真空地带。这个区间不仅是高合HiPhi X的定价之锚,也是已经步入量产交付环节的高合HiPhi X最大的市场机会点。

  因此,按时交付、科技定义豪华且定位准确的高合HiPhi X,有望在高端新能源市场获得一个“后来居上者”的席位。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