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品牌,近几年的发展路线,一直在践行“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在纯电车型的打造上,从五菱宏光MINIEV(配置|询价)上市至今,究竟成功与否,销量才是最好的答卷。
可是,在满足了日常代步的需求之后,是不是应该对于车辆有更高的要求了呢?比如,更长的续航里程,更短的充电时间,更漂亮的外观,更宽敞的车内空间,更多智能化配置。在人民的需求下,这样一款全身都是亮点的精致小车诞生了,TA就是五菱Air ev晴空。
认真的说,五菱Air ev晴空早在今年6月份就在印尼完成了首发亮相,海外版车型首先在印尼上市,并且成为了今年G20峰会官方用车合作伙伴,这让身在国内的消费者多少有些郁闷,毕竟这样一款精致的小车,国内持币待购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好在五菱没有让我们等太久,前几天终于在国内发布了Air ev晴空,不过还没公布正式的售价。
从外观上看,五菱Air ev晴空采用了极简的设计风格,前脸上最为醒目的就是贯穿式的LED日间行车灯以及发光的五菱LOGO,延伸至外后视镜下方的灯带又让车身外部的元素足够丰富,但不至于凌乱。前脸上的分体式大灯又让Air ev晴空显得有点可爱,犹如科幻电影当中走出来的小伙伴。
Air ev晴空定位于一款纯电动微型车,同时推出了双座和四座车型。我拿到的这辆试驾车是一辆四座版本,有着2010mm的轴距和2974/1505/1631mm的车身尺寸;而双座车型的尺寸则更为紧凑,轴距仅为1635mm,车身尺寸为2599/1505/1631mm,更适合1-2人的城市通勤用途。不论是双座还是四座车型,这样的尺寸都不需要为停车位太过紧张和狭窄而担忧。单纯从尺寸上来说,用车的便利性非常高。
在Air ev晴空的车尾,与车头的风格非常接近,贯穿式的尾灯和醒目的示廓灯成为车尾的视觉重心,与前大灯形状接近的尾灯内部采用了熏黑处理,整体的视觉效果显得很精致。另外,为了让车内拥有更为宽敞的实际使用空间,Air ev晴空采用了四轮四角的布局,4个铝合金轮毂看起来与整车外观非常搭调,匹配145/70 R12的低滚阻轮胎,能够有效的增加续航里程。
坐进Air ev晴空的车内,很容易被车内精致的细节所打动,因为陶瓷白色的面板可以让你瞬间忘记黑色的内饰主色调那种压抑沉闷的观感。除了我拿到这辆试驾车的浅色主题之外,同时还提供深色的内饰主题,但个人感觉还是浅色更让人喜爱。中控台上的材质包含了陶瓷白色的塑料材质面板、仿皮包裹以及金属质感的装饰条,整体搭配出非常优秀的质感,比外观的精致更为直接。
千万不要认为Air ev晴空是一款纯电微型车就很容易忽略科技方面的配置。在Air ev晴空的中控台上,两块10.25英寸屏幕组成的带鱼屏非常醒目,内部搭载了五菱自研的Ling OS灵犀系统,能够支持手机APP远程控制和查看车辆状态,以及语音识别等功能,整体的UI界面和流畅程度值得称赞。
值得一提的是,Air ev晴空虽然尺寸小巧紧凑,但车内的实际空间却足够出色,不论前排还是后排都拥有足够宽敞的腿部和头部空间,并且车内的储物空间达到了13处,不论手机、饮料都能随手找到放置的地方。四座版本车型的后排座椅支持5/5分折放倒,可以将后备厢容积扩大至704L。
Air ev晴空的双座版本车型搭载了一台30kW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扭矩110Nm,CLTC工况续航里程达到了300km;我拿到的这辆四座版本试驾车,搭载了50kW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扭矩140Nm,CLTC工况续航里程同样为300km。双座和四座车型均装配了磷酸铁锂电池组,电池组容量分别为26.7kWh和28.4kWh。
另外,四座车型带有快充功能,从30%充电至80%仅需45分钟。同时能够支持交流充电桩和家用插座+充电枪的补能方式,充电的方式多样化,同样提升了用车的便利程度。
Air ev晴空除了看起来很精致,实际提供的驾驶感受同样超过了以往我试驾过的同级别纯电车型。得益于前麦弗逊+后三连杆式的悬架搭配组合,Air ev晴空的整体调校更多偏向舒适性,对于路面信息的反馈足够丰富,却又不至于事无巨细的把路面的每一个坑洼都传递至车内,紧绷的悬架更像是一辆卡丁车那样具有乐趣。
小巧的车身尺寸,最大的好处就是灵活,Air ev晴空四座车型的最小转弯半径仅为4.3米,在狭窄的街道或者车流当中真的能够做到穿梭自如,再加上足够线性的动力输出,总体非常“跟脚”的驾驶体验,很难让人在驾驶的时候抑制自己嘴角上扬的微笑。
总结:
五菱Air ev晴空一款足够精致、有格调、有乐趣的纯电微型车,整车外观设计与在TA之前出现的同级别车型完全不是同一水平,认真的说起来,我更愿意把Air ev晴空看作是纯电动微型车的2.0时代产品,更好看更智能更精致。那么,问题来了,面对五菱Air ev晴空这样一款全身都是亮点的精致小车,你觉得定价多少,你才会愿意刷卡买单呢?欢迎在微博里参与讨论。
对了,Air ev晴空,将会在这个月内,给出价格,期待吗?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