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语汇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博客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公务车改妙在“社会化”

2014年08月06日14:08   轮语汇  作者:傅雪峰   我有话说

  现在的人呐,一旦当个官,就容易变得老成。年经轻轻的,走起路来步履蹒跚,梳个光光溜溜的头、脸上跟整过容似的少了表情。说起来,这跟四体不勤也有关系,出门就上车,腿脚少了活动,带得整个人都一派肃穆样儿。

  当官的人,往往看上去“脱离生活”,有的官儿长年呆在室内,出门就钻进开好空调贴了深色窗膜的车厢里,偶尔暴露在阳光下的时候,会让人有花草刚搬出温室的感觉。单位办公室、外单位会议室,联系二者的是公车的车厢,三个封闭的空间让官员们少有机会接触到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也难以体会平头百姓们的所思所想。

  公车改革,有可能打开那个封闭的公车车厢,让官员们有机会体验一下老百姓的生活。

  衣食住行,老百姓生活最基本的四件事,却是官员们日常生活中最不需要自己关注的四件事。哪怕是一个县里的科局级官员,你什么时候见他过问家里冰箱里的肉贵不贵,或是商场里的皮鞋打不打折?假如公车改革如期进行,没有了专车和司机伺候着,至少,官员们会关心一下汽车加箱油多少钱吧。

  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方案要求,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的方式,以及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个“社会化的方式”,也就是说,官员们外出办事,也要跟我们一样,或者开私家车,或者打出租车,甚至有可能挤公交和地铁。一个厅级干部去开会,跟咱一块儿在街上抢出租车,想想都有些小激动呢。

  中国各级官员的出行,此前基本上是靠“特供”解决的,即便是县里的科局级官员,也往往会有专人专车伺候。享受特供的官员,也许不知道公交车上是不是还有售票员,或者出租车起步价是多少元。享受不了专车待遇的官员,平时的公务出行也多以单位派车为主,与老百姓的出行是“双轨制”,难以理解老百姓们在出行路上的酸甜苦辣。

  车改之后,官员们亲身参与到交通中去,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一定会有明显提升。当然,此前官员们在城市里也不是飞来飞去,也会跟老百姓一样遇到堵车,但坐在专车里被堵在路上,跟自己开车堵在跟上,心情大有不同。平时,你坐在官车的后座上,或者在欣赏车外的风景,或者在思绪飞扬,或者在闭目养神,即使堵车了,只要没太急的事,也只是对着司机嘟囔几句。惯于安享后座的官员,一旦自己开车,很快会变成一个路怒症患者,他不停地咒骂路修得太窄、信号等时太长、人们开车的素质太差。这样的官员多了,自然会强力推动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的大跃进,不但基础设施会改善,交通组织的科学性也会有提升——因为领导天天看在眼里,没事儿就过问一下,城管局和交管局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以前,领导坐在专车里,不会为贴单、罚款之类的小事分心。而开着自己家的车,又要找车位,又要防着各种禁行、限行、超速,吃过几张罚单后,领导就可能找交警部门的负责同志谈谈心,聊一聊有关规范执法、人性化执法的问题了。

  每月领养固定的交通补贴,官员们也要算算经济账,看看养台车到底要花多少钱。有了决策者们的亲身体验,将来油价到底该怎么调整、涉车的税费是不是过重、4S店的维修保养费用是不是合理、停车费是不是过高、过路费是不是乱收……如此种种涉车的公共政策,官员们会帮着老百姓一块出主意想办法,想必会有所改善吧。

  公务交通补贴,一般是用于官员们城区的公务活动。相关规定是这样的:一般公务用车取消后,在城区或规定区域内普通公务出行方式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并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额度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地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30%,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50%。

  司局级干部一个月补1300元,说实话,对于一个以前拥有专车的官员来说,这点补贴实在是太可怜了,别说公务出行,就算每天专车上下班的费用都不止这个数。据说,这个补贴数额的是这样测算出来的:一般司局级公务员一个月到外单位开15次会议,每次会议打车来回需70元左右。

  这说的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官员的情况,到了地方上,开会的数量可能更多。去年初,新华社报道说,沿海一省份某厅级官员,因不堪忍受会议过多,让人统计涉及厅局相关工作全年开会数量,结果令人震惊:一年1068个会议。

  要是只给厅级干部每月1300元的公务交通补贴,再让他天天打车去开这么多的会,打死他都不干。以前开会多的时候,是“厅长不够副厅长顶,处长不够副处长顶”,现在各人有各人的补贴,你的会怎么好意思让别人贴钱去开?于是乎,在各级官员的抵触声中,多少年治不了的“会海”形式主义问题,居然被车改给搞定了。

  到基层去调研,官员们也惯于各带各的公车,拉帮结伙地前往。车改以后,大家或开自己的车,或者到租车公司租辆车,或坐火车、长途车前往后再搭当地官员的车。不管怎样,公车是没有了,“社会化”的公务出行供给方式,让官员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接接地气,体会体会平民百姓的生存方式,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也能多为百姓考虑考虑——其实比节约公车费用更有意义。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公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