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称国内降油价条件尚未具备
截至昨天18:15,国际油价标杆之一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简称WTI)报价下跌到83.66元/桶,相比上次调价时的110.3美元/桶,下跌超过20%。 昨天,针对国际油价大跌为何国内汽油价不降的质疑声四起,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表示,暂时还没有到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边界条件,一旦国际油价跌幅达到边界条件,国家将及时下调国内油价。
>>国际市场
国际油价跌幅已超10%
截至昨天18:15,WTI报价83.66美元/桶。事实上,就在上周,国际油价当周下跌了9%以上。
8月5日结束的交易中,WTI报价为86.88美元/桶,周跌幅高达9.2%。伦敦洲际交易所内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简称北海布伦特轻质原油期货价)收盘价109.37美元/桶,周跌幅也有6.3%。
而4月7日时,两地报价分别是110.3美元/桶,和122.7美元/桶,迄今国际油价已下跌了21%和10.9%。
>>政府回应
发改委称未达下调条件
昨天,人们关于国际油价已经下跌了20%多,国内汽油价为何还不下调的质疑纷至沓来。对于这一质疑,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解释,虽然最近一段时期,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下行,但暂时没有达到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边界条件。
如果单纯从时点价格比较,国际市场油价从前期120美元/桶,下跌至目前水平,下降幅度确实超过了4%,“但从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看,时点价格的短期下跌对平均价格影响有限,目前调价参考的三种原油平均价格仍高于4月7日国内成品油调价时价格水平,国内成品油价格暂不具备下调条件”。
油价曾未随国际价上调
发改委该人士解释,4月底时WTI和英国北海布伦特轻质原油期货价一度涨至110美元和120美元/桶以上的高点。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参考的三种原油平均价格达到120美元/桶左右,远远超过了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规定的4%调价边界条件。但考虑到下游行业承受能力和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压力,国内成品油价格未随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上涨而相应提高。有关石油企业按照上游补下游的利益调节机制,原油价格上涨因素在企业内部被消化了。
>>专家释疑
反差大是因国内不盯WTI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张斌解释,造成人们感觉国际油价暴跌与国内油价不变,这种心理反差大的另一因素是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以布伦特为主要参考对象,并非是WTI,因此定价机制的问题,造成了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大跌,而国内成品油价格无法下跌的现象。
他表示,目前,布伦特油因为利比亚供应、北海管道等原因炒高;WTI因为库存增加、美国经济疲软等原因拉低。WTI反映的只是美国原油市场的供需情况,并不能反映当前国内进口原油的真实价格。目前国内的原油进口多来自中东地区,布伦特市场的交易量更大、交投更活跃,对中东北非局势的敏感度也高于WTI,世界上有2/3地区石油市场原油价格与布伦特原油关联,这应该是发改委在定成品油机制时主要的考量。
>>各方反应
汽油批发价下滑394元/吨
虽然国家发改委迟迟不动手,但批发商们已下调批发价格。昨天,记者从卓创资讯了解到,国内汽柴油批发价格已下跌,相对于4月7日,汽油批发均价下滑394元至9206元/吨,柴油批发均价下滑250元至8295元/吨。
针对国内批发价的下跌,发改委上述负责人认为,这是国家调控以及市场供求状况的正常反应。
5月份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水平有所回落,加之7月1日国家下调了成品油包括燃料油进口关税,地方炼厂原料油采购成本降低,加工负荷呈上升态势,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的矛盾有所缓解。
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慧春解释,4月时国内需求旺盛,供应紧张,当时的汽柴油批发价在最高零售限价附近,而现在需求减弱。
专家批价格机制对跌不敏感
昨天,多位专家指出,目前的汽柴油定价机制的确需要反思。国内汽柴油调价机制中22个工作日的调价间隔时间太长,使得价格机制对国际油价变动的反应不灵敏。
这些专家中就包括参与了国家发改委对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修改征求专家意见时的一位专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
林伯强告诉记者,目前的定价机制,在国际油价总体以涨为趋势的情况下,导致了国内油价“只涨不跌”的实际情况,很难对国际油价的下跌做出反应。
事实上,去年针对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修改时,调价间隔缩短就是主要变化,但是迄今为止,这一修改后的机制迟迟没有实施。
不过,稍早,航油新定价机制已开始实施,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很大冲击,这或许是个好苗头。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