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30家奥迪经销商联合发声,要求奥迪限期就其与上汽合资生产销售(下注为“上汽奥迪风波”)一事作出表态,否则将停止从奥迪提车销售。此番举措被视为对上周广州车展期间,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就倍受关注的奥迪新项目解释表态的一次更为强烈的回应。
奥迪与上汽合作引发的冲突显然还在持续。看得出来,有关各方围绕着各自利益,或明或暗的较量和博弈似乎在升级。加上凑热闹不嫌事大,在一旁起哄嫁秧于,事态下一步如何发展可能是大家最关注的。综合媒体和坊间的分析判断,“上汽奥迪风波”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结果。
一是,大众汽车收回此前与上汽的合作备忘录。维持原来只与一汽-大众合资生产销售奥迪品牌汽车的状态。二是考虑到原有利益方和一汽-大众及经销商的关切,大众汽车方面做一些妥协性的让步,以求得矛盾的解决。上周,奥迪方面一则官方声明已经被解读为寻求妥协性解决的信号。三是,大众汽车方面坚持原有的决定,导致经销商抵制提车销售。最后一种就是,大众汽车方面对抵制提车销售的经销商采取取消授权,同时另寻新的经销商合作伙伴。
现在来说哪种结果都有点早。但至少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事的最终结果。
这个角度就是“利益”。“上汽奥迪风波”之所以闹成现在这个样子,全在于“利益”二字,闹得越凶,说明利益冲突越深。今天看,“上汽奥迪风波”其实就是一次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就事论事地看,原有的一块肥肉被切成两块,既得利益者表达不满是情理中的事。但如果放长远、动态地去看“肥肉”被分割之后的另一种利益的转换模式,有关利益方的诉求表达可能就变得更加有耐心一些了。毕竟,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多一份选择不是坏事。而同样,能让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奥迪品牌汽车,最终受益的一定会是生产服务于奥迪品牌的各相关方。
奥迪与上汽合作的事儿不是今天才突然冒出来的。相信一汽-大众方早就知悉并且有一套对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上周奥迪的官方声明以及之后海兹曼的表态,都可以看作是包括一汽-大众及有关利益方表达诉求的结果。同样,对于大众汽车和奥迪,当想到与上汽合作的那天起,他也一定会想得到有关利益方有什么样的反应。换句话说,他们一定会有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接下来会发生的一切。而这中间最重要的是他们新的利益格局的通盘考虑,一定会建立在奥迪在中国“1+1>2”这个大利益基础上。从这个层面去看,如果非要现在就“上汽奥迪风波”的未来结果下一个判断的话,既要实现与上汽的合作,又要在一定的限度内更多顾及其他有关方的关切,可能是大众汽车和奥迪方面所要采取的协调通融为主的思路。日前,网上流出一则关于奥迪方面回应经销商诉求而提出的补贴、补偿办法。尽管没有得到证实,但多多少少也反映出了一种解决的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中外合资本来就是一种商业行为。既然是商业行为,一定是利益为纽带,而利益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方式,以及对利益大小的认识和判断都不尽相同,就看利益各方在各种利益上的博弈水平和能力了。寸步不让是一种博弈,你进我退也是一种博弈;冲突是一种博弈,谈判也是一种博弈。最终一定会有一个令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从现在来看,各方谁都不愿看到鸡飞蛋打的局面。
责任编辑:孙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