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一届政府既定的社会发展方向,但如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则是各界争议不断的话题。当前,进入全面的汽车社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目前相应的社会体系配套建设并不完善,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环保压力、能源紧张也已经和正在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顽疾,以至于一、二线城市纷纷推出汽车限行限购措施。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提前规划好汽车社会的相关配套设施,从城市定位、区域功能规划,到路网规划、各种道路停车设施、商业区和居民区停车场建设,以及汽车服务业的配套规划,都需要提前规划,从而避免重走一、二线城市走过的弯路,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和浪费,形成更具可持续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率更高的新城镇建设,真正为广大居民带来福祉。
背景:“汽车社会”的到来是新型城镇化不可忽视的因素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一届政府既定的社会发展方向。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时指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
根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新增城镇将会达到25%,保守估计将会有8.8亿人生活在城市,而这也就意味着未来10年将会有85%的汽车市场增长来自于中小城市,只有15%的增长来自于大城市。
随着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未来几年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汽车社会”,这是一种新的经济与社会现象,它主要表现为以汽车为载体或者围绕汽车而产生的一系列人类活动,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环境等领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地区进入“汽车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数量达到20辆左右。目前我国仅有北京、广州、深圳等少数发达城市达到或接近这一标准,同时国内的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一直在迅猛增长,可以预计,未来5~10年时间内,我国将有更多的中小型城市进入“汽车社会”。
因此,汽车社会将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力和影响力。中央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新型城镇化与汽车社会配套体系建设也将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能源短缺、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不仅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增长的三大制约因素,同时也对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约束矛盾更加突出。从一、二线城市纷纷推出汽车限行限购措施,到环保、交通压力带来的实质性城市病,都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更多的中小城市和乡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避免一些大城市出现的城市病?如何实现交通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提前规划好汽车社会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问题:大城市病给新型城镇化带来挑战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汽车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成为其建设内容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对汽车购买、使用的不断普及,对汽车系统配套服务的建设也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良好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快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不完善的社会系统配套建设问题日趋显露,具体问题如下:
1、我国处于城市加速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一些城市开发与建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过于急功近利。迅猛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商业设施、民用配套设施承载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引发城市交通拥堵、商业区及居民区停车难等问题,导致路边乱停车,影响正常的交通道路通行和市容市貌建设。
2、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城市区域功能规划不合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城市居住地大量外扩,居住地和就业地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中心城与新城之间的交通需求大幅增长,潮汐式交通问题加剧。二是商业区规划过于集中,造成客流趋于集中化,或者在市区内或主要交通干道附近建设大型批发交易市场等,占地面积大、客流量大增,加大交通压力,引发交通瘫痪、汽车噪声等扰民现象,阻碍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街道社区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完善,不能有效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日常生活需求,跨地区中长距离的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就学、就医等交通出行比重居高不下。
3、交通路网规划及建设滞后。就现阶段我国城市经济水平及其市政建设规模而言,大多数城市交通路网规模及其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都明显滞后于交通流的发展速度,现行城市路网通行能力及管理水平越来越跟不上交通流量增长需求,交通拥挤、阻塞、违章现象日趋严重,交通污染和交通事故不断增加,给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障碍。
目标: 立足汽车社会着手新城镇建设规划,避免走弯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针对汽车产业与经济、社会、环保、能源协调发展所涉及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汽车社会的角度全面看待和反思我们的汽车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
汽车社会配套体系建设,包括城市定位、区域功能规划、路网规划、道路停车场、各类商业机构的周边停车设施、居住小区的停车场建设,包括汽车服务业,都需要提前规划,避免重走一、二线城市已经和正在走过的弯路,从而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和浪费,形成更具可持续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率更高的新型城镇建设,真正为广大居民带来福祉。
因此,政府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提前调整、规划汽车社会配套体系,对构建汽车文明与城镇文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建议:新型城镇化与汽车社会配套体系建设规划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已讨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战略重点和配套制度安排。 此次会议同时指出,中央制定大政方针、确定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地方则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制定相应规划,创造性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
政府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提前做好系统配套建设的规划、政策和管理上的准备。这就需要各相关部委和基层政府部门协同运作,发挥应有的职能职责。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既要有科学预见,又要充分考虑现实的可能性,使规划尽量切实可行。
为解决前述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汽车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提前做好功能区域规划
在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过程中,从一开始的城市定位规划,就要考虑如何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努力实现城市均衡、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各项目标。
1、有无远见,是衡量新型城镇规划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应吸取一、二线城市以往的发展规划对汽车保有量、增量、增速估计不足的教训,要以中长期预测数据为基础规划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总体规划应以20年为期,同时要求对三十、五十年以后的发展有远景设想。在规划的基础上,还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并制定相关政策进行管控。
2、政府应科学利用政策规划和审批手段,逐步引导合理布局,化解交通压力。在规划中应考虑大型批发市场、商业中心等对交通造成的压力,将其合理规划与搬迁,避免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在新型城镇规划或新小区建设中尽量本着住宅小区集商业、娱乐、学校等多项服务设施一体化的原则,从而减少居民的出行量。同时对于新开的公司企业尽量向城市外围扩展,在税收上或租金上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减少向中心区或老城区的客流量。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提前做好路网规划、注重交通管理
1、新型城镇路网规划应与功能规划相协调,落实城市公交优先战略,推行绿色出行。建设公交智能系统,增加社区通勤快车、“袖珍公交”线路,方便大型居住区市民出行,解决市民居住区、工作区、消费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2、注重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在进行交通管理时,应充分贯彻交通规划的意图与设计理念,采取各类交通设施建设与运行组织管理相协调的机制,着力改善交通运行的条件,提高交通集散的效率。同时还要制定综合交通改善的方案,不仅对交通设施进行建设完善,还要对交通管理进行改进,包括增加监控手段,对公交运营管理进行改进等,以达到交通效率的最大化。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完善道路停车设施规划
1、增加公共区域停车设施规划,缓解停车供需矛盾。增加火车站,机场,公交总站,医院,公园,市民中心等大型公共场所停车位设置,并加大对占道停车的处罚力度。鼓励建筑内部挖潜改造,引入立体停车设施。根据停车需求、路外与路内停车状况等,因地制宜增设与取消路内泊位设置。调节停车收费方式,用经济手段调节停车资源,调节公共场所停车运行状况。
2、增加居民区停车位,开放公共场所夜间停车位资源。现有多数建筑年代较早的小区缺少停车位规划、部分新建小区对停车位预计不足,导致下班后停车成为一大难题,不少居民违规占道停车,加重交通拥堵问题。建议一方面对新增或改造的住宅要配套规划好充分的停车场和充足的车位资源,另一方面对原有老的小区增加周边停车位规划,规避后续可能发生的停车难问题。同时开发开放小区周边公共场所停车位资源,例如银行、学校、商城等,开放公共场所的夜间停车资源,让现有停车资源得到最大效率的使用。
四、完善新型城镇的汽车配套服务体系规划与建设
完善新型城镇的汽车配套服务体系,为汽车社会良性运行提供保障。政府应合理规划汽车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汽车销售市场和维修服务站建设,汽车美容、汽车金融,以及车管所、验车机构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汽车社会实现可持续良性运转提供保障。
意义:保障人车路和谐发展,建设高质量的新型城镇
城市的发展必须顺应汽车社会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道路建设,都要更加充分地考虑汽车社会的因素,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同时,提前做好汽车社会配套体系建设规划,才能保证人、车、路的和谐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认真制订与落实城市现代交通建设的总体规划,使之与新城镇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城市交通先行的发展形式及新交通手段的研究应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只有着力抓好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汽车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才能提高未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二、有利于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提前做好与汽车社会配套体系建设的规划,如城市商业区域、民用住宅等设施配套建设,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承载能力与交通需求迅速增长不相适应的现状,缓解交通压力,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三、有利于加快全网络化、信息化路网交通的建设步伐。
1、提前做好新型城镇化与汽车社会配套体系建设规划,不断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助于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整洁、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
2、提前做好新型城镇化与汽车社会配套体系建设规划,有助于加快公共交通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提升路网交通信号管理水平。
四、有利于构建生态、文明的汽车社会环境。
1、提前做好新型城镇化与汽车社会配套体系建设规划,有助于营造尊重路权、文明驾驶的汽车文化。
2、加强全民交通出行安全教育,有利于提升全民出行安全意识,共建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