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作为整辆轿车的底色,车身中间配上一条鲜艳的黄色——带着这样明亮又显眼颜色的出租车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朝鲜首都平壤的大街小巷中长期以来,平壤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公交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地铁,拥有私家车的家庭相对较少,出门在外总难免有些不便。
现在,出租车在平壤渐渐开始普及,从2012年的基本可见变成今年的“满大街跑”。出租车为平壤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群提供了一种更方便的出行方式。
平壤的出租车车型以中国国产品牌比亚迪居多,车身颜色鲜艳多样,除今年开始比较常见的黄绿色外,还有大红色、黑色、银灰色和深灰色等。出租车车顶都带有“TAXI”的标识,空驶时车窗前挡风玻璃下部副驾驶的位置则和中国出租车一样亮有朝文的“空车”字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国人想乘坐平壤的出租车都需要朝方陪同人员的跟随,因此常驻朝鲜的外国人乘出租车多有不便。
最近,《环球时报》记者听说外国人不需要朝鲜人陪同也可以自由乘坐出租车了,于是第一时间来了一次平壤“打的”新体验。
《环球时报》记者在位于平壤市东部的大成百货商店附近成功坐上了一辆“趴活”的出租车,司机没有因为记者的“外国人”身份拒载,还很热情地称赞记者“朝鲜语说得不错”。出租车内部被收拾得很干净,没有灰尘和杂物。记者告诉司机想去位于大同江畔的外交团会馆,司机马上给出了这趟行程的价格2美元。
平壤的出租车没有起步价,费用按行驶公里数计算,每公里租价0.5美元。车内没有计价器,车费全靠司机估算。
途中,《环球时报》记者和司机交谈得知,在平壤主要道路上行驶的出租车不能随时停车上客,而要停在附近商店、会馆或学校等地,因此目前“挥手停”还很难在平壤市内实现。
约4公里的行程虽然很短,但出租车司机的服务热情周到。记者在聊天中对司机说车内温度有点儿高感觉挺热,本是随意一句话,司机却马上将车窗摇下一些,还不忘问记者一句:“把窗户开一点温度可以了吗?”记者的行程几分钟就顺利结束,下车前记者实在找不出2美元的零钱,便掏出2欧元递给司机。司机很有礼貌地问记者欧元和美元的汇率,在被告知2欧元其实比他要的2美元还多一些后就表示了感谢,非常信任地收下了钱。
目前,平壤市内的机动车数量并不算太多,极少发生堵车的现象,乘坐出租车省时省事,非常方便。游泳、踏青、吃饭、逛街……能够用到出租车的行程数不胜数。平壤的出租车对外国人无条件开放后,为在当地的外国人提供了更大便利。本报驻朝鲜特派记者 程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