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行业>正文

智能化将是未来交通重要特征 安全性是最大担忧

http://auto.sina.com.cn   2013年08月26日 08:42   盖世汽车网   字号:

  近年来,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于互联网技术与汽车行业未来发展关系的讨论也成为持续的热点。作为行业领先的汽车智能化和自动化推动者——沃尔沃汽车认为未来20年里汽车能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自动驾驶能接入更多的、更深化的互联应用,而互联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无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则会加快自动驾驶的成熟和普及。

  智能化将给汽车行业,以及未来交通带来怎样的变化?哪些车企在这一领域暂时领先,汽车智能化可能遇到的障碍又有哪些?围绕这些话题,盖世汽车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参与人数2021位)。

  调查结果显示,智能化将是未来交通重要特征,未来的国内汽车市场将以拥有更多自动化功能和互联功能的高度智能化汽车为主,而小型化的车型也将大行其道,公共交通则仍然是未来交通的主体形态;而沃尔沃汽车则凭借领先行业的自动驾驶技术被多数业内人士评选为汽车智能化领域的佼佼者。另外,在针对自动驾驶技术可能遭遇的现实障碍的调查中,公众对其安全性的担忧仍是自动化技术全面推广的一道大坎,面对复杂的道路状况和和交通秩序,如何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下文将结合调查结果与业内人士采访逐一阐述。

  调查的第一个问题聚焦于未来中国交通可能出现的主要形态。调查结果显示,“汽车高度智能化”获得了最多选票数(占比28%)。虽然目前汽车智能化的部分应用还不是十分完善,但其在降低能耗、减少事故、提高交通效率等方面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基于市场需求和汽车技术可行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智能化是整个汽车行业努力的方向。

  另外,有22%的参与者认为,国内汽车消费习惯将在未来会发生变化,小型车或成为未来交通的主要形式。目前国内消费者与美国相似,偏好高能耗的大型车,但我国实际国情与日本和欧洲比较相似,人口众多且适合居住的土地却相对有限。未来的政策将倾向于鼓励发展体积较小、更加节能与环保的汽车,汽车消费也将如日本和欧洲一样更加偏向小型汽车。

  鉴于全球电动车发展的大浪潮及电动车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加之我国政府坚定推动电动车发展的决心,有20%的参与者认为,未来的中国交通将以电动车为主流。另外,有19%的参与者认为当前国内多数大中城市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未来的中国交通将以治理城市道路拥堵为首要目的,政府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未来的交通形态将以公交为主,私车为辅。

  而剩余11%的参与者则认为,未来的中国交通中,汽车使用权和所有权将会分离,汽车租赁与汽车共享将会盛行。

  既然智能化在未来的中国交通中将占有重要的位置,那么在业内人士看来,汽车智能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调查2围绕此问题展开,所列的4个选项获得的支持度相差并不大。其中,自动化与汽车互联获得的投票相对多些。

  智能化汽车是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信、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已经被研究应用的汽车智能化技术包括多个方面,主要有自适应巡航系统、主动避撞系统、语音控制系统、自动泊车系统、随车转向灯系统、夜视系统、防疲劳监控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系统、辅助驾驶技术等等。

  其实,业内很早就在讨论,汽车智能化的终极目标就是自动驾驶,虽然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以此也不难看出自动化在汽车智能化中的重要性。在调查2中,获得最高支持的就是自动化,有28%的参与者认为,智能化汽车应具备许多自动化功能。

  获得第二高选票(26%)的是汽车互联功能。他们认为汽车智能化的应用基本上都是在汽车互联的基础上实现的, 特别是近年来,"车联网"概念的推出更是被看作是汽车智能化的一项重大突破。虽然受制于当前的技术水平,汽车互联还未实现,但随着未来技术进步,通过智能化交通信息平台,车与车、车与路之间能够高度互联,可以及时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实现对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同时也可以缓解排放问题和能源消耗问题,正是基于此,也有25%的参与者认为智能化汽车比传统汽车更能节能减排。

  汽车智能化可以提高汽车驾乘的安全性,相对于传统汽车而言,智能化汽车增加了众多的安全防护系统,如主动避撞系统、夜视系统、防疲劳监控系统、车道偏离警告系统等将提高驾乘汽车的安全性,持此观点的参与者占比21%。

  汽车智能化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实现更有效的移动,对于车企而言,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取得领先会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一大优势,目前,多数国际汽车巨头已经开始发力汽车智能化技术,那么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发展较为领先的是哪些车企?

  沃尔沃汽车被公认为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我们的调查结果中,沃尔沃汽车也在众多的车企中获得了最高的选票(占比19%)支持。沃尔沃的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系统以及堵车辅助系统等都是行业领先的智能化技术。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沃尔沃产品战略高级副总裁莱克斯•科斯迈科斯曾指出,沃尔沃将来会把汽车智能化、互联网化放在重要的战略目标上。而在6月份的成都财富论坛上,科斯迈科斯更是公开表示,2014年沃尔沃汽车将量产自动驾驶汽车。

  宝马汽车获得了第二高的选票,有18%的参与者认为宝马汽车是在智能化方面取得领先的车企。作为传统的豪华车巨头,宝马在智能化应用方面的成就更多的体现在互联驾驶方面,宝马积极的与众多的内容与移动网络提供商进行合作,其理念就是旨在通过无线移动互联网络,将驾驶者、车辆与世界联通起来。甚至有人认为宝马汽车看上去越来越像一家IT公司。

  丰田汽车获得第三高的支持度,有14%的选票投给了丰田汽车。丰田汽车目前正在研发能令智能手机通过网络与所有汽车连接的智能化系统。

  排第四位的是大众汽车,获得13%的选票。大众汽车最为人乐道的是其短时自动驾驶技术,该技术属于半自动驾驶技术范畴,在驾驶辅助系统和未来全权限自动驾驶技术之间架起了过渡的桥梁。配备TAP技术的车辆处于司机监控之下,能够以130千米/时的速度在公路上半自动行驶。

  另外,通用和奔驰均获得11%的选票。现代获得3%的选票。而剩余11%的人则选择了其他。

  事实上,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在20世纪已有数十年的研发历史,于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比如,互联网科技公司Google的自动驾驶汽车于2012年5月获得了美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将于2015年至2017年进入市场销售。沃尔沃、奥迪、宝马、奔驰等汽车厂商都在加大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和推广。

  Google公司认为: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包括视频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并通过一个详尽的地图(通过有人驾驶汽车采集的地图)对前方的道路进行导航。这一切都通过Google的数据中心来实现,Google的数据中心能处理汽车收集的有关周围地形的大量信息。就这点而言,自动驾驶汽车相当于Google数据中心的遥控汽车或者智能汽车。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之一。

  而沃尔沃汽车根据自动化水平的高低将实现无人驾驶之路划分了四个阶段:驾驶辅助、部分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完全自动化。自动驾驶或许是汽车智能化技术的终极目标,但它是不是人们对汽车的终极期望呢?从调查3的结果来看,认可与反对,以及持中立观点的人士各占三成左右。

  麦肯锡一项报告中阐述了自动驾驶汽车将会带来的益处:“只要管理机构和普通大众能接受自动驾驶汽车,在2025年后,自动驾驶汽车每年能产生1亿美元到1.4万亿美元的潜在经济影响。据估计,在2017年到2020年出售的高档汽车中,75%至90%的汽车将配备自动驾驶设备,20%至30%的中档车也将具有自动驾驶功能。这预示着在2025年,120亿私家车的保有量中,大约10%至20%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能够在大部分交通条件下实现自动驾驶。如果价值每小时2至8美元的驾驶时间将被节省下来,据估计,2025年之后,每年将有价值1千亿至1万亿美元的人工驾驶时间将被节省下来。在2025年,自动驾驶汽车能让全球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在一年内下降到14万人。 同时,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还能节省15%至20%的燃油。”

  而自动驾驶汽车的这些优势要得以发挥,首先需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但目前来看,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认识还很少,一些人只是在科幻或游戏中见识过自动驾驶汽车。

  目前很多汽车品牌在进行宣传时,都会以安全或驾驶乐趣为主要卖点。很多人买车就是看重这些方面。但当汽车车变成自动驾驶后,消费者能否接受呢?盖世汽车网先就此调研了一下汽车业内或相关行业人士,发现能够接受和不能接受自动驾驶汽车的人几乎各占半壁江山。

  25%的人不能接受自动驾驶汽车,是担心其安全性,而另外24%的人不接受自动驾驶汽车,是因为它没有了驾驶乐趣。

  如果说自动驾驶汽车缺乏安全性,那一些车企和供应商可能会跳出来反对。厂商和技术方面的人认为,自动驾驶技术是由各种尖端的提高安全性的技术(如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发展而来,它们可以更好地保障车主和行人的安全。前述麦肯锡的报告也认为,自动驾驶汽车推广后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率。

  不过消费者担心的安全,并不仅仅在于人身安全,还包括隐私安全等。作为智能化和车联网技术集中体现的自动驾驶汽车,其电脑系统中集合了车主大量的隐私信息,如主要活动场所、主要联系人等。而若遭到黑客攻击(而且很多黑客一般会攻击同类的一大批电脑),可能导致一大批自动驾驶汽车瘫痪,一大批车主个人信息泄露。如此,将给交通系统和社会安定造成更大的问题。

  至于驾驶乐趣,一些人认为随着各种自动化和电子化技术的应用增多,使得需要手动操作之处减少,从而导致驾驶乐趣减少。而自动驾驶汽车作为这些先进技术的极端应用,则可能降低驾驶乐趣。而另一些人尤其是厂商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驾驶乐趣点是因人而异的,或者,愿意购买自动驾驶汽车的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其带来的轻松,而不一定是传统的自己亲自驾车的乐趣。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1%的人就是看中自动驾驶汽车能带来的轻松,而对其表示接受。另外,也有10%的人相信自动驾驶汽车会更加节能、更加安全,并可以接受。

  不过总的来说,业界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表示担忧的人数多于对其安全性有信心的人数。这也反映出自动驾驶汽车在推广时,必须要突破的一个障碍就是公众对其安全性的担忧。在我们的调查中,有高达42%的人认为自动驾驶技术推广面临的一大障碍即为此。

  与安全性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道路交通状况的复杂性和交通秩序遵守情况。有近三成(29%)的受访者认为这是自动驾驶汽车推广的一个障碍。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做到在良好的公路和交通秩序下,运行良好且能保障车主和行人安全。但在状况较差的道路上,尤其是在常有行人在不该出现的时候突然窜出来的中国道路上,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会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即使在欧美测试优良,在中国也很可能问题百出,需要重新研发和测试。

  另外,自动驾驶汽车因为集合了众多甚至连豪华车上都不一定用的高新技术,必然导致售价偏高。这也限制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消费群体。17%的人认为这是其未来推广的一个障碍。而目前在研发和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仍以豪华车厂商为主。当然还有Google这种虽非汽车业、但非常关注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技术的高科技公司。

  Google公司已经说服美国内华达州政府允许其自动驾驶汽车上路。不过美国绝大部分州以及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还不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自动驾驶汽车必须要赢得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信赖,才可合法上路。

  除了能否上路的问题,自动驾驶汽车还可能引出一些新的纠纷。比如,自动驾驶汽车被黑客攻击后的追责问题,现在很多国家对与黑客相关的法律还不完善,更不用说与智能汽车相关的黑客犯罪。又比如,一辆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撞了人,那事故该由谁来负责?在睡眠中不知道自己的车撞人的车主?还是汽车制造商?抑或其他?一些人认为,车是车主的,出现事故,车主应全权负责,即便车是自动驾驶的汽车。此外,因为自动驾驶汽车类似于有“司机”的出租车,可能导致很多自动驾驶汽车是以租赁形式使用,而非拥有。当自动驾驶汽车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后,出现交通事故,其追责可能又是一个问题。

  总的来说,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带来隐私和伦理问题、新的犯罪,这也是很多人担心的地方。在我们调查中,12%的人认为这也是阻碍自动驾驶汽车推广的一个障碍。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雪宁)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