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G风头将过 大众整备反攻市场
“在这三款车型上市后,未来数月,我们还将有多款明星产品上市,并且我们有信心保持在中国的领先增长。”大众(中国)内部人士表示。
对大众而言,夏季是个忙碌的季节。
从6月下旬开始,大众开始在华扎堆投放产品。6月21日,大众集团进口车品牌西亚特在华投放第二款产品Alhambra欧悦搏,6月29日,一汽-大众CC新品上市;同日,上海大众朗行上市。并且,上海大众高调宣布调高年产销目标至150万辆,在汽车市场整体产销增长放缓的2013年,这不得不称为一个危险赌局。
大众的高调不难解读。2013年3月15日,大众DSG存在质量隐患遭央视“3·15”晚会曝光,尽管大众在第一时间做出承诺和应对,并在随后10天发布了召回声明和召回细则,但这依旧没能帮助大众躲过这场劫难。大众经历了连续两个月的低产销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报告,2013年4月份,大众在华销量增速为12.1%,不及行业均速的14.6%;2013年5月份,其销量增速为8.7%,再次落后于11.7%的行业均速,且与行业均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如今,大众通过产品扎堆上市开始了一轮市场争夺。
“正常情况下,公众对负面消息的淡忘在事件发生两个月后。”麦威咨询公司总经理程文兵表示,“大众进口车公司和两家合资公司的产品在‘3·15’晚会之后2~3个月集中投放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提振市场的效果。这实际上可以看作大众携两家合资公司反攻市场的配合战。”
按照大众的计划,到2018年,大众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企业,中国作为大众全球第一大市场扛起了400万辆的年产销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众投资数十亿欧元扩充产能。目前,大众在华两家合资公司的计划产能已经达到了430万辆。与之相对的是,2012年,大众在华产销量为280万辆,这意味着大众必须每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才有望实现“2018战略”。
“在这三款车型上市后,未来数月,我们还将有多款明星产品上市,并且我们有信心保持在中国的领先增长。”大众(中国)内部人士表示。
“这种提振可能无法在短期内收到明显的效果,按照市场运行的逻辑,事件发生后2~3个月,公众对事件的反应趋于淡化,但真正实现产销量大逆转应该在事件发生6个月后,也就是今年9月,大众提振市场举措的效果才会凸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表示。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