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讯 (鲍家翔 北京报道)
继新浪汽车特约评论员@李潮微博爆料,广汽集团近日将公布一份中国汽车界迄今为止最密集的一次高层换防后,昨日,另一名新浪汽车特约@徐晨华在微博上补充了这一消息的进一步内容。而在短短数月内,国内各大车企集团纷纷对高管层进行大手笔调整,人力资源专家欧阳红涛认为,这样的原因或许来自更高层人士对于汽车产业的重视和压力。
广汽人事调整内容更新 曾庆洪、付守杰或调离广汽
“表面看似波涛汹涌,实际波澜不惊。”是新浪汽车评论员@徐华晨对于这次广汽人事调整的整体评价。在其看来,此次调整有三方面特点。
第一,“50后”全部退居二线,“60后”全面掌舵。以冯兴亚为代表的广汽“60后”高管们是广汽最核心业务的骨干。在不久前广汽董事长张房有曾表示广汽集团已到“凤凰涅槃”的时刻,广汽集团寄予厚望于这批“60、70后”高管大刀阔斧进行二次锐意改革,为广汽集团二次腾飞打下基础。
第二,集团副总经理全面让位,不再兼任下属合资企业一把手,如此下来,将大大加强广汽集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之前,原合资企业一把手(包括付守杰、冯兴亚、姚一鸣、蒋平)均在集团任以副总经理高职,以至于集团在管理上很难平衡。一方面自己担任集团副总经理高位,一方面本身又兼任下属合资公司的一把手,无论是集团,还是下属公司,在权益上很难权重。因此,调整之后,广汽集团的内部架构将全面改观,今后不再制肘于集团管理机制困境,这是此次调整的第二大利好。
第三,广汽集团最核心的两大合资企业(广本和广丰),表面上也做了调整,实际上古井无波,水如止水。这两大最核心企业均是让原二把手接棒,原三把手接任二把手,全面保障了广汽最核心两大企业的稳定性。然而,远在长沙的广菲和广三的调整,实际上是之前以付守杰和蒋平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完成历史使命,换之以全新年轻干部,一方面可充分调动广汽集团年轻干部积极性,二也可以在内部以此为试验田,保证集团内部下属合资公司内部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活力。
于此同时,在此次调整中较为关键的两位高管曾庆洪与付守杰的去向也变得明朗。@徐晨华表示,付守杰将被广州市国资委调去分管八大国企之一,并提升为一把手。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此前也有种种传闻,称其将调往越秀集团,后传闻改称广州发展集团,不过,目前来看,去留的结果不会等待很长时间,一样都很有可能再往上晋级一步。
而新浪汽车从一位接近广汽集团人士处获悉,目前冯兴亚升任广汽集团执行副总后,将统管集团下所有整车制造业务。而姚一鸣将保留集团副总职务,其从广汽商贸来到广本,此次升任广汽汽贸董事长后,不仅将进一步提升该公司旗下车辆销售业绩,更将进一步强化配套业务能力,以贯彻其在广本期间培育广汽自身零部件体系的理念。
人力资源专家解读广汽变阵 集团扎堆调整或来自高层压力
在广汽人事调整消息爆出后,新浪汽车对人力资源专家,合益集团华南区咨询总监欧阳红涛。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在其看来,这次调整可以有三方面解读。
首先,虽然此次人事调整规模巨大,但总体呈现一个共同特性,厂位调整。也就是在整车制造厂与集团间调整,它不是一种跨厂商之间的流动。所以可以判断这样的调整其实是广汽集团管理层的一个有意而为的安排,而不是同行业之间竞争跳槽。
这种特征透露出广汽高层希望提高集团竞争力的意愿。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已经竞争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和状态,各个厂商需要在现在这个竞争的这个状态下面,打出自己的核心差异化竞争力。但问题在于当下的团队和模式下厂商都惧怕有可能不能够很好的实现自己独特的策略,所以他们需要从保证策略实施的层面上,安排一个更有利,或者说是让最高层的股东层、董事会更有信心的团队,来实现各自的中长期策略。
第二,目前汽车行业经过最近这5、6年的高速的发展,行业内中层骨干已培养成熟,逐渐上位。中国汽车整个结构性都要加速发展,要从量转向质的成长,这种超速的发展,就需要有新鲜的血源的补充和相应的人才流动速度。这样的调整将给人才留出更多的晋升空间,打通更多的人才晋升通道。今后企业内部可能会有更多的高层岗位的轮换和流动,这种轮换流动将促使核心的高管的能力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锻炼,以适应未来更激烈的挑战。未来这样的趋势越发明显。
第三,近期各大汽车集团内部人事调整动作频传,在中国汽车界是非常罕见地。可以它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就是或许更高层面的管理者希望中国汽车进行更大范围的改革和提升。
中国汽车发展多年,在核心技术领域突破成果甚微。而汽车又是一个高耗能,大量消耗资源的产业。如果不进行质的增长,这样高消耗所换来的GDP增长得不偿失。其次,近些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出现了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在最主流市场例如中级车、中高级车全部被合资品牌或外资品牌占领,我国自主品牌仅能在最底层徘徊。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产业始终把自己限定在国内市场,在海外市场建树甚微。而造成这样结果的核心原因,仍然是由于行业垄断和对现有成绩的满足导致发展缓慢,缺乏动力。而这番来自各个集团的扎堆调整,或许是来自更高管理层释放的压力。中国汽车产业或许将被真正视为国家战略产业进行进一步培育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