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热衷“下乡” 上汽通用五菱欲独自“出海”
摘要: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石国勇日前透露,该公司董事会目前正在考虑未来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主体,在海外建立合资公司去拓展市场,但具体的目标市场和合资模式目前仍不便透露。
在加快扩充国内产能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将成为上汽通用五菱未来两年的重心之一。
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石国勇日前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该公司董事会目前正在考虑未来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主体,在海外建立合资公司去拓展市场,但具体的目标市场和合资模式目前仍不便透露。
在上汽通用五菱的“十二五”规划中,2015年公司目标销量将达到200万辆,其中出口将占总销量10%。为实现这一目标,日前投资近10亿元的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发动机工厂产能二期扩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而上汽通用五菱的第三基地也将很快敲定。与此同时,上汽通用五菱还计划在海外市场建立合资公司。
欲独自“出海”
眼下,国内车市整体减速,尤其是微车市场普遍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但上汽通用五菱却选择“逆势”扩产。
10月17日,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发动机工厂产能二期扩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新扩建的SGMW青岛发动机工厂二期项目主要生产源自通用技术的SGMW B系列发动机,总投资9.78亿元,可实现标准年产17.5万台,计划于2014年建成投产。此外,该公司位于柳东新乘用车基地亦将在今年11月中旬正式投产,未来可实现整车年产40万辆,发动机年产35万台。上汽通用五菱扩产的推力之一是出口市场需求旺盛。
在借助通用渠道出口之后,上汽通用五菱看到海外市场的巨大潜力,日益蓬勃的海外市场需求及丰厚的利润,使得这家微车老大谋求独自出海的欲望越发强烈。
“海外业务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会不断将国内成熟产品推向海外市场。印度是跨出的第一步,总体而言比较顺利。实际上我们在埃及市场发展得更快。”石国勇告诉记者,通过此前通用汽车埃及公司与上汽通用五菱共同签署的技术转让协议(TLA)和工程服务协议(ESA),今年7月份借助通用的埃及工厂,上汽通用五菱在埃及的一条KD车身生产线已投入使用,首次实现在埃及进行批量组装生产。与此同时,在埃及销售的五菱荣光也悬挂着雪佛兰商标。目前,在埃及市场上五菱微车的月销量可达300辆以上,而上汽通用五菱也将获得由通用印度分公司支付的知识产权收益。
“这种合作输出的模式有它的好处,销量容易上去,借助当地成熟网络,品牌的建立上也能做得更好。”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总经理梅胜军介绍,作为自主品牌出口海外的突破,知识产权技术提成和CKD模式下的零部件散件管理费将是上汽通用五菱在两个市场的主要收入,此外,还有一次性的生产线工装费和人员培训费。
石国勇告诉记者,自2011年起,青岛分公司生产的产品已经开始向海外输送,并由最初的南美四个国家,逐步拓展为南美、北非及阿拉伯自由贸易区的十余个国家。目前,在南美的哥伦比亚、巴西、智利等整车出口市场上,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均有较大的增长,且当地经销商都希望能像在埃及一样,引入一条生产线,尽快在当地投产车型。因此,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发展,未来上汽通用五菱希望通过建立合资公司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市场。
微车逆势扩产
而对于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新一轮汽车下乡或即将启动的消息,上汽通用五菱表示以平常心看待。
“我们不是很希望出台这种政策,毕竟,这不完全符合市场规律。在上一轮汽车下乡的过程中,我们虽然也取得一些突破,但在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像2010年,我们的市场份额其实是下降的。主要体现是我们的产能不足。”在石国勇看来,尽管上一轮汽车下乡政策中不少微车企业都“受惠”,但在这种刺激性的政策之下,整个行业有点进入不理智的状态,尤其是一些新进入者,其实不完全具备质量保证、供应、上下游产业的能力,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以及重复建设等情况,使得正常的市场秩序受干扰。
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的首轮汽车下乡补贴政策,曾极大推动国内微车市场的增长。2009年微型车市场增长100万辆,2010年增长50万辆,而中国也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然而,2011年,在“汽车下乡”等相关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取消后,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速下滑,同比仅增长2.5%,为13年来的最低增速,而微车市场亦成为下滑最明显的细分市场之一。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除了上汽通用五菱的微车销量仍在增长外,其他如长安和东风等所有新老微车品牌,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东风、昌河和海马下降幅度都超过两成,而奇瑞开瑞和哈飞两个品牌微车下滑幅度更是直逼五成。
因此,今年7月以来,在重庆“汽车下乡”补贴政策正式出台后,随后包括长安、东风小康在内的各大车企纷纷跟进,对消费者给予4%~6%的买车补贴,而北汽威旺、奇瑞开瑞等各大微客企业纷纷打出各式优惠牌,以应对不断下滑的市场趋势。
对此,石国勇认为,“一次刺激结束后,势必就会带来价格战,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是不太好的。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经历这种阵痛。国家上一次汽车下乡政策,有得有失,需要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则更希望有规律性的一些做法。”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