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新闻版>分析评论>正文

“品牌导向”孕育自主生机

http://auto.sina.com.cn   2012年09月06日 07:36   京华时报  李安定 字号:

  自主品牌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的生存之道,现在成了汽车业内关注的热点。我以为,本土汽车争夺一席生存之地,价格、质量、性能的竞争力固然重要,现在更到了转而建立品牌导向战略的时间节点。 

  品牌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人调侃说,品牌,就是吃饱饭了撑出来的。国际大品牌多数诞生在欧洲,是物质高度丰富以后,人们才会追求的东西。日本、韩国的文化底蕴比欧洲略逊一筹,品牌做到高端,就会感到力不从心。 

  跨国公司做品牌,不是先研究工程语言,而是先研究人文语言,品牌定位决定着汽车产品的追求。奔驰的“Best ornothing(唯有最好)”;奥迪的“突破科技,引领未来”;大众的“DasAuto(这就是汽车)”。文化定位中有自豪、有精准、有前瞻。 

  最近,和奇瑞董事长尹同耀谈起奇瑞当下最刻意的观念转变:结束四个品牌并存,上百个车型一哄而上的过去,集中全力打造乘用车一个奇瑞品牌的品牌导向战略转型。 

  最近有人在报上撰文谈论GDP“5000美元陷阱”,说到国际上许多国家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再发展往往受到制约,主张中国加大公路等基础设施投资,来应对这个门槛。尹同耀对此另有见解,他说,GDP到了5000美元,消费恰恰到了品牌化消费的门槛,如果这个国家还制造不出来具备优势品牌力的产品,依赖进口在所难免。 

  的确,汽车自主品牌到了关键的拐点:中国人开始进入品牌化的生活,大城市对豪华洋品牌的追逐愈演愈烈;中国旅游者买空了巴黎伦敦的名牌店。如果今后中国生产的服装、日用品、汽车依然不是品牌化的产品,而只有一些用起来很没面子的产品,这样的制造业就会衰落。 

  尹同耀和我谈起本土汽车打造品牌的迫切性:伴随新中国诞生和艰难的50年代、60年代这一代人,穿衣服看中功能,整洁;是不是名牌,大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80后、90后的孩子们已经不一样了,穿衣服要挑品牌。越来越追求品牌化的生活是个大趋势。这个认识跟不上,我们造出来的汽车,今后连孩子们都不会买。

(编辑:陈洁)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