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悲壮 不要沧桑
文 吴乐晋
为林丹送去喝彩,也为刘翔黯然神伤。竞技体育,从来都是胜利者登上舞台的中央,但不带云彩的挥别,同样值得颂扬。
奥运会羽毛球赛场上发生的一件事,估计大多数人至今还挥之不去。中国羽毛球女双运动员于洋、王晓理因为“消极比赛”,与两组韩国运动员和一组印尼运动员被世界羽联同时取消比赛资格。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两年前广州亚运会上的伊拉克运动员哈米德,在没有教练指导、没有任何人陪同下,作为伊拉克唯一的羽毛球运动员,他上场仅26分钟后,便以失败告终,黯然回国。但他尽其所能,出乎意料地给号称香港第一单打的对手胡赟制造了一场艰难的比赛,也为在场的观众奉献了一场堪称精彩的对决。
同样是止步于赛场,与奖牌无缘,前者调动所有的智慧,用来钻营如何提高拿奖牌几率,而后者全勤投入于比赛中,充分享受到搏杀的乐趣,你认为谁比谁更沧桑?
充分竞争是发展的普世规律。手机市场的充分竞争,昔日霸主NOKIA跌下神坛,苹果耀世而出;家电市场经过充分竞争,曾经在中国号称王牌的日本家电开始溃退;石油市场的垄断局面,导致油价一直居高不下。而汽车市场如果能够得到充分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只会意味着更好的轿车产品、更好的服务和更合理的价格。
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应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再也不是手握一个准生证,随便敲打几个车型出来就能海捞一笔的天堂。但现实的情况是,国内大大小小的整车企业有130多家,全国有20多个省市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有的小车企“生活”都无法自理了,成为一个只会裹挟资金的“黑洞”,却仍堂而皇之地赖在舞台上不肯退出。汽车产业号召兼并重组的口号喊了多年,但由于受到地方保护,多数无法推进。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提出“5+3”这样的劲爆话题时,我们大胆预计到2020年左右,中国当前多达130多家汽车企业,40多家集团,逾100个本土品牌,将会整合到大约7~8家大型汽车集团中,这被我们称之为“5+3”,余下的要么被兼并、要么消亡。
这样的预测或许生猛,但一想到欧美五十年代波澜壮阔的兼并重组大潮,许多昔日独步江湖的大品牌都未曾逃脱被整合的命运,谁又敢说中国大多数品牌更有活下去的底气呢?
这符合强者恒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等亘古以来的丛林法则,适合动物,也适合社会。这不是中国汽车行业整合的“哥德巴赫猜想”,可能,这一进程比想象中更快,短短一年半的车市寒流,一些身体虚弱的本土品牌已告不支。
中国汽车早该结束频频以政策救市来干扰市场,只会破坏市场原有的优胜劣汰规律,充分竞争才是市场成熟的标志。适合造车的留下,不适合的,该造船的造船去,该挖煤的重新回到煤矿,这才是车市正道。
真正的血战才刚刚拉开序幕,或许最终英雄跌落神坛,黯然退场。但宁可走得悲壮,也不要太过沧桑。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