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商用车品牌的一点思考
2010年,中国重型卡车的销量突破108辆,世界为之震惊!而2011年5月,国内卡车的产销环比分别下降20.01%和18.12%,同比分别下降22.03%和15.62%,更是让中国汽车界人士为之“动火”。
“相信品牌的力量”——这是目前被认为CCTV“最牛”的广告口号。
一个企业的产品形象究竟什么样,完全取决于品牌的形象。这是该广告语的核心所在。但是一个企业品牌形象的优劣、高低,这需要用户来评判,无论是好的、坏的,高端的、低端的,贵的、便宜的……但有一点可以明确要塑造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品牌形象却是极为不易的。
自125年前,汽车诞生于地球,汽车品牌就在不断地变化和形成,如今,几乎所有汽车营销人员都清楚一个事实:品牌之于企业,犹如人的眼睛一般珍贵!对于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企业而言,这是品牌中最具炫耀的地方。
具体到汽车领域,奔驰、宝马的高端形象也是经过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才形成的,评价一个汽车品牌形象的因素可以有很多,包括性价比、环保性能、产品可靠性、技术先进……但却是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把各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赢得民众的口碑——这也是品牌塑造的基础。
与乘用车领域的品牌属性不同,本土商用车企业的产品占据着国内市场的绝对主体地位,可以说是处于“无人能敌”的状态。据权威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国内商用车生产企业的数量有上百家,而能进入公众视线的品牌也就50个左右。这与欧洲只有不到十个商用车的品牌形成了鲜明对比。巨大的品牌数量差异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商用车品牌建设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从现实角度来看,一个优秀品牌的形成是受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制度,甚至于政治因素的影响,比如在欧洲,对卡车的评价往往包括燃油经济性、可靠性、排放标准、寿命周期成本……而中国的用户往往评价一辆卡车往往是采购价格、超载能力、燃油经济性……评价要素先后顺序的不同,就决定着车辆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再比如,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卡车保养和维护里程为5,000~10,000 公里,而欧洲市场上的卡车的维护保养里程为“百万公里免维护”。如此之大的里程差异,在让中国企业和用户共同为之反思的同时,
也应清楚地知道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承受能力还较弱,更多地需要中低端的商用车产品,只有将高端市场的机遇让给跨国巨头们。这或许就是现实。
自从2010年480万辆的商用车产销数据公布以来,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这么多商用车品牌,用户们是如何评价自己的爱车呢?在日常采访当中,不少司机都会向笔者表示,曾经开过的车辆很多,对各个品牌都有一些特别、独到的理解和评价,于是就有了“‘壳牌劲霸’杯2011中国商用车品牌用户满意度问卷调查”活动的雏形。
10年前,欧洲知名的乘用车领域的品牌问卷调查活动——“the Best Car”来到了中国,这是个在欧洲已经历时数十年的活动。尽管中国目前有关乘用车领域的各类评选活动多如牛毛,但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如今的“the Best Car”在中国已经成为具有公信力的用户调查活动。这也是一个品牌的形成过程。
相比乘用车领域的活动,商用车领域的各项活动就显得单薄不少,各方面的活动将商用车板块分割成客车、卡车、零配件等,可谓各自为政、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却无法形成一个有品牌度、权威性的大型活动。
“‘壳牌劲霸’杯2011中国商用车品牌用户满意度问卷调查”活动的正式开锣,旨在推动中国商用车企业的品牌形象建设,加快中国商用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地位的塑造,促进中国商用车企业加快技术更新换代。同时,也希望这个活动能持续地办下去,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