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企业>正文

吉利突破天花板 多品牌顺势而生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 11:31   中国汽车界  齐天 字号:

  从2009年起,自主品牌车企不约而同萌发多品牌冲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吉利。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吉利汽车在吉利自主品牌的基础上,推出了全球鹰帝豪和上海英伦三个新品牌。在收购了沃尔沃工作完成之后,吉利的多品牌战略布局显得更加完善。

  去年11月份,英伦汽车品牌的发布,标志着吉利汽车战略转型以来正式踏上多品牌之路。

  吉利旗下三大品牌实行事业部制,三者在运作体系上相对独立,三大品牌的网络渠道整合也已经完成。95%的经销商都“旧貌换新颜”。

  作为吉利汽车资格最老的副总裁,刘金良经历了吉利汽车艰难的起步和蛰伏期,也见证了吉利汽车一步一步成长壮大。在他的主导下,吉利汽车的销售业绩稳步提升。2010年,在全新的三大品牌的支撑下,吉利汽车完成了全年41.2万辆的销售目标,同比增长达到25.8%。

  自主品牌车企推行多品牌战略,很大程度上与其遭遇“品牌天花板”有关。低价低质的品牌形象始终挥之不去,其大部分产品只能在10万元以下的市场区间内互相竞争,品牌成为自主品牌车企难以突破的天花板。

  随着合资品牌下探低端市场,吉利的低价之路已经越走越窄。多品牌战略正是反映了自主品牌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向高端市场发展的渴望,通过多个品牌实现对低、中、高档市场全面覆盖。

  业内专家也指出:纵观百年的汽车发展史,采用“一个集团、多个品牌、共用平台”战略的汽车不在少数,这样既可以节省研发生产费用、挤占竞争对手空间,又可以分散市场风险,彼此相得益彰。

  还记得在2007年,吉利就启动了全球吉利汽车征集新车标,展开了品牌转型。作为吉利品牌从单一的吉利品牌向多品牌转型,吉利产品逐渐向全球品牌过渡,包括上海华普跟英伦合作,帝豪品牌开始做一系列产品。刘金良说:“吉利执行多品牌战略,我觉得是在一个特定的中国汽车发展的特定阶段,也是吉利集团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的传承。”早在1996年,刘金良还在做吉利摩托车销售总经理时,他就采取了同样一款摩托车,同样一个排量,通过技术参数的变更,车架的变化,最多用了七个品牌,一个城市占有七个经销商,而不发生价格方面竞争的策略。

  未来,他希望有更好的市场表现,把吉利的多品牌战略转型坚持下去。

  自从进入汽车行业的那天,吉利汽车就打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口号,凭借物美价廉的低价战略,迅速打开了市场局面,但也因此形成低价、低端的品牌形象,成为制约吉利后来发展的桎梏。

  “吉利品牌已经落伍了,以后不会再作为产品品牌出现,只以企业品牌的形式出现。”三四年前,著名汽车研发专家、机械学家赵福全加盟吉利之后,为吉利的研发做了平台化的战略规划,开始实施战略转型。

  而吉利的战略转型实际上是自主品牌企业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按照他的规划,到2015年,吉利将要构建在五个技术平台下的15个产品平台,延伸出42款车型,实现200万辆的产销目标,并且海外销售二分之一的目标。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金伯翰)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