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评论>正文

自主品牌该如何自强?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 10:01   东方今报  王毅 字号:

  王毅

  今年以来,不断遭受冲击的那些自主品牌,如何突围?就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节能补贴门槛提高 经销商喜忧参半

  虽然提高节能补贴标准是国家环保政策的需要,但由于今年车市呈现下行态势,如果节能补贴的标准提高至6升以内,是否会对目前的车市带来不利影响?

  上周记者走访了多家汽车经销商发现,车市对节能补贴政策收紧反应喜忧参半。长城汽车经销商表示,如果这一政策推行,对我们部分车型将带来利好。比如c30工信部公布油耗为6升,这样将有让消费者多享受3000元的节能补贴,如此或将有效促进我们车辆的销售。

  “奇瑞现有7款车型受到补贴,因为这些车型属于入门级,价格较低,销售量肯定受到补贴政策的影响,但由于我们的车型一半都处于6升以下的油耗,所以综合看来没有影响。”奇瑞汽车一家经销商的销售顾问表示,目前,厂方没有针对这一传闻作出部署,尚未出台一些可能无法享受补贴的车型代替方案。

  东南汽车一名销售人员表示他们在售车型或将受到影响,“我们目前只有菱锐一款车型受到补贴,补贴收紧后菱锐也将无法享受补贴,这对我们的销量或许会带来影响”。

  而在合资品牌方面,经销商对补贴政策调整的心态则比较淡定。其主要原因是7月以来,车市进入传统淡季,补贴3000元的吸引力始终有限,对销量总体影响不大。“我们有4款车型享受节能补贴,针对未来补贴变动的情况,可能会制定变相优惠留住顾客,不担心政策影响销售量。”东风悦达起亚武汉经销商表示。

  技术要求更高 自主品牌遭遇“紧箍咒”

  由于今年车市遭遇倒春寒,现在步入传统夏季高温淡季的车市,都让不少经销商面对下半年的市场销售很难笑得起来。

  大多数自主品牌经销商的看法稍显悲观:短期内车市发展环境难有较大改观,今年以来,车市产销量深度回调的局面尚未扭转:今年四五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出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连续同比负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将全年10%至15%的同比增长目标“腰斩”至5%左右。冷峻的现实传递一个信息:年内车市再也承受不了新的利空政策出台。

  有业内人士透露,如果关于节能补贴门槛提高所言不虚的话,享受补贴的427个车型中将有过半被波及,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小排量车型销量会大幅下滑。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如果该政策在年内实施,依靠3000块钱补贴进行促销的奇瑞、吉利比亚迪等民营自主品牌将出现普遍亏损;即便自主品牌愿意随之提价也会丧失大片市场,从而导致自主品牌销量严重下滑。

  毫无疑问,一旦节能汽车补贴油耗标准更加严格,更多企业将会想尽方法降低油耗,比如推出搭载技术更先进发动机小型车、降低风阻、减轻车身重量

  对于掌握成熟的涡轮增压技术的汽车企业如大众、通用等合资企业,以及将增压、直喷发动机应用到具体车型上的日系车企来说,都是一个利好;但是由于历史积累不足,对于那些技术实力较弱的自主品牌车企而言,受到新的节能补贴政策的打击可能会比较大。

  一位自主品牌企业负责人坦言,进入节能补贴目录里的自主品牌车型,综合工况油耗水平都不低,大多数处于每百公里6.9L的补贴上限,一方面企业技改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车市不好自主品牌利润有限,在新技术上的投入有限,有技术优势的合资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

  自主品牌如何自强? 走群众路线

  面对市场的潮起潮落,自主品牌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练就处变不惊的实力?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认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要想快速崛起,就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正是秉持“技术立本”的初衷,2009年,北汽集团花费2亿美元,成功收购萨博核心技术资产,成就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自主品牌与欧洲知识产权交割的第一案。至此,让北京汽车获得了比肩世界的汽车研发技术,特别是对“know-how”的掌握,更使之成为当今中国自主品牌中唯一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

  北汽股份公司副总裁董海洋更是有着自己的思考:“抗日战争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方针,一是群众路线,二是打持久战。这两条对于进入自主品牌的壮大很有启发。”他的这段话不仅代表了北京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之道,也道出了壮大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必由之路。

  以收购萨博核心技术为跳板,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延展出自己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北京汽车的自主品牌发展之路已经非常清晰。而要走好发展之路,同样需要经过旷日持久的努力,北京汽车显然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将“行者有其车”作为最高价值的北京汽车,在产品规划和研发上,都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起来。

  无独有偶。知名车市专家向寒松向记者表示,门槛提高对于车市来说是利空,但未必是重大利空。因为目前小排量车在车市的占比较少,而且车企还会以降价来促销。“肯定会有影响,但未必是重大利空。”向寒松表示,“车市低迷不完全是政策的影响,还与宏观经济不理想有关,是叠加效应。”他认为,政府和企业在这方面可能是有不同的考虑,但大势所趋的是“零排放”,自主品牌需要有技术储备。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DOVE)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