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评论> 吴迎秋专栏专题 >正文

合资企业如何有血有肉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03月29日 14:40   新浪汽车综合  吴迎秋 字号:

  吴迎秋 《中国汽车市场》特约总策划 首席评论员

  前不久,广汽本田总经理姚一鸣对媒体说,企业不能永远靠产品带动,这样企业就没了文化和内涵、欠缺有血有肉的东西。他同时表示,广本打造“理念”自主品牌,就是为了给企业增添血肉。

  那么合资企业的血肉是什么呢?长期以来,缺乏核心技术和话语权是合资企业屡受诟病的两大“旧疾”,产业舆论圈也总在批评说,如果没了外方的“给养”合资企业就生存不下去。言下之意,所谓血肉就是内生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在姚一鸣看来,打造一个属于合资企业自己的品牌,是能够营造合资企业内生活力的一种方式。他的逻辑又在哪里呢?

  首先,在姚一鸣眼里,合资30余年最大的收获首先是制造体系。也就是学习国际汽车制造体系并使之落户中国。这是第一步,也是必须的一步,只有参与到这个先进的体系里来,才能自己在全球汽车产业圈站住脚。下一步,当然是创新和创造,但核心技术在别人手里,创新的温床从哪里来?合资企业自主品牌就是介入技术壁垒和突破话语权的一种资本和制度安排,是一个可行的桥梁。

  也就是说,务实的广本人对合资道路的理解是分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跟着外国老师学,第二个阶段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做,最后是自己动手做。回顾30年来的历史,这种循序渐进的阶段划分似乎与我们的造车轨迹十分吻合。

  但质疑姚一鸣的声音依然不少。

  有人说,10年来本土自主品牌的发展说明:无师亦可自通。做自主品牌不用拉上“外人”。这样的观点听上去似乎不错,但在我看,仍有可讨论的地方。首先,谁也不能否认,即使是“无师自通”的自主品牌,它们起步时期所依靠的土壤——也就是汽车制造体系,已经吸收了不少国外养分。其次,站在合资企业自身角度,它不搞自主品牌、继续“拿来”岂不更受诟病?永远不迈出这一步,岂不永远要靠外方“给养”下去?

  另外,合资的自主品牌尽管可能借用的是外方较陈旧的平台,但这些平台素质并不低,依然是个很高的起点。据了解,广本已经利用这个平台,制定了详细的长远发展规划。所以,“借用”并不是照搬,而是一个学习和再提高的过程。这样看来,广本提供了一种理解合资关系的另一种角度:不要只看到对立,更要把对方当成学习的对象,善于学习才能充实自己。

  还有人说,现在本土自主品牌发展势头不错,合资企业搞自主品牌是跨国公司换一张外衣、进军低价市场、挤压本土自主品牌的一种手段。这种说法可以说很激烈、也很容易找到附和,但真实的境况却并非如此。事实上,据了解,产业管理部门在多年前为了解决核心技术和话语权缺失两大疑难早有推动“合资自主”的想法,眼下对合资自主的支持其实是“亡羊补牢”之举。它的初衷本是推动合资企业变革,而非打压本土自主品牌。

  更何况,自主品牌并不需要温室,更激烈的竞争反而对他们有益。

  言至此,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当广本的“理念”和来自其它合资企业的“理念”效仿者们加入到这场竞争中来,经过市场的捶打、磨砺出自己的锋芒,真的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阅微)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