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零部件>正文

产品低端 五金生产企业难享汽车大国盛宴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01月21日 06:51   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

  (郑爽)2010年,我国汽车和船舶产量均居全球第一,使得汽车与船舶终端市场对五金工具的需求大幅增加。这给备受价格战煎熬、利润被日益压缩的五金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是,中国上万家五金工具生产企业却并未能分享到这一盛宴。

  低端产业未享“盛果”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国五金行业已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国家。专家预测,由于我国五金制造水平的提高和产能的扩大,今后五年内,五金产品仍将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长。

  但我国五金工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间更以恶性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手段,品牌集中度较低。面对越来越同质化的产品,消费者的选择表现出随意性,因此价格战在损伤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却并没有带来市场份额的扩大。

  中国五金联盟主席杨映远在日前召开的“2011中国五金行业决胜终端峰会”上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我国目前虽有上万家生产五金工具的企业,但以中小型为主,多数还是作坊型的小企业,出货量小,款式单一且多为低端产品,而低端产品无法符合终端市场的需求,是企业做不大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五金工具企业如能抓住机遇进入汽车、船舶等终端行业,无疑为企业开辟了一大块市场。

  “此前,公司的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但销量一样下滑,利润几乎被侵蚀殆尽。2009年我们进入船舶市场后,利润是之前的3倍。”某船舶工具有限公司老总深有感触地说。

  但像上述能进入汽车、船舶等高端领域的五金企业仅是少数。很多企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汽车、船舶终端市场进入壁垒高,多数中小企业无法进入。

  另外,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五金企业无法与终端市场衔接的原因。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新发指出:“五金企业应该及时了解我们的需求信息,很多时候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壁垒。现在很多船厂使用的工具很落后,但是船厂不需要单一的工具,而是需要成配套的工具,因此如果要进入船舶终端市场必须要有配套和精品的工具。”

  产品升级 整合行业资源

  我国五金工具企业如何才能占领这一市场?上海汽车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钱祖根告诉记者:“五金工具行业要做的就是适应汽车、船舶的高门槛这种需求,实行产品升级,拿出过硬的产品。”

  诺霸精密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曾鸿炼则认为:“五金企业要在终端市场上胜出就必须要进行研发创新,另外还要做好自己的品牌,在五金行业品牌重于渠道。”

  事实上,台湾地区同样以小企业居多,目前却成为五金工具制造的强者。对此,台湾地区手工具同业公会荣誉理事长谢庆丰指出:“五金是比较低端的产业,但可以做得很高端、很环保,而且台湾地区的五金企业不管多小都很重视技术投入,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

  但是,这种转变也让小企业面临一个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搞技术研发。杭州巨星钢盾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华认为:“我们也可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在行业内进行联合营销,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链,充分利用行业内的资源实现共赢。”

  杨映远认为:“行业内可组建品牌联盟,然后联盟通过‘对话终端’的形式,搭建终端代表和企业代表直接信息发布和沟通的平台,探索工具行业衔接其他终端行业的对接模式。”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书生)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