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企业新闻>正文

市场换技术终得正果 上汽与通用从芯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8日 10:27   华夏时报 字号:

  本报记者 翟亚男 上海报道

  8月18日上午9时半,上海和平饭店一间并不很大的会议室里,上汽与通用一场看似普通的签约仪式即将进行。会前消息的封锁,让外界无法揣度会议的核心内容,而当上海汽车董事长胡茂元、上海汽车总裁陈虹及通用全球副董事长Tom Stephens、通用中国CEO甘文维等双方重要嘉宾悉数落座后,这场签约仪式无疑已被定格为“最高级别”。

  短短四十几分钟后,随着陈虹与Tom Stephens笔迹落定,上汽与通用新一代动力总成联合开发协议就此达成。在场的人都知道,这波澜不惊的背后其实暗含深意。根据合约,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知识产权,即开发出的动力总成既应用在通用的全球车型上,也同步应用在上汽的自主车型上。正如胡茂元所说:“这是中国汽车企业首次与国际大型汽车集团在动力总成这一核心技术上进行联合开发。”

  正是这一“首次”二字,让此次签约不同反响。

  角色的转变

  尽管中国汽车市场在全球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车企在合资合作中也发展较快,但中国汽车业仍难实现“质变”,其最大障碍就是动力总成等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外方手中。可以说,上汽与通用此次合作是中国车企真正掌握话语权的开始,是中国汽车业的一大突破。

  “知识产权共享,过去我们的合资企业没有做到,但现在做到了。”胡茂元表示,“知识产权共享意味着,一方面我们将一起面对汽车界所面临的世界性问题,就是如何利用我们的技术达到节能减排;另一方面,我们将通过合作提高本土化的开发能力,跟世界上的先进的开发力量进行合作,可以迅速提高我们的开发能力。此外,过去我们没有知识产权,将会受到对方的制约,这次我们打开了这方面的限制。”

  当记者问及“通用为何愿意对上汽开放技术”时,胡茂元说:“世界汽车工业中,大家都有各自的优势。通用有很多基础研发技术,而中国则有很多低成本管理优势,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做到投入少、产出快。新产品不仅仅是在图纸上,生产领域也是很重要的内容。在合作的整个产业链中我们有具体的分工,上汽会参与每一个环节。”合约显示,通用和上汽将出同等数量的研发人员,共同在底特律和上海两大研发基地工作,联合开发将帮助泛亚技术中心和上海汽车自主品牌技术人员提升动力总成技术的本土化研发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合作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应归功于中国发展迅速的汽车市场潜力。而另一方面,也是中国车企日益强大的结果。

  上汽是目前国内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汽车公司。2009年,上海汽车整车销量突破272万辆,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涵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及与整车紧密相关的零部件、汽车金融三大板块。应该说,上汽已经成为通用立足全球不可或缺的战略合作伙伴。而在此次双方联手开发动力总成中,上汽目前至少可以发挥两方面优势:首先,为刚刚实现两季度盈利的通用分担研发成本;其次发挥其管理优势,在生产中实现低成本、高效率。

  咬紧小排量

  据悉,上汽和通用联合开发的新一代动力总成,包括1升-1.5升的紧凑型、轻量化设计的缸内直喷、涡轮增压系列发动机,以及相匹配的干式小扭矩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新一代动力总成相较传统动力总成,有望降低20%以上油耗和20%以上碳排量。

  “节能减排是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上汽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加快步伐,而通用汽车也需要一个最佳的伙伴,帮助其实现新技术的规模化,降低成本。”业内人士称。其实上汽早已将节能减排技术视为企业的关键战略,更于今年宣布将在新能源领域投资140亿,并对新能源产业化做了清晰的规划:2010年底推出荣威750混合动力汽车、2012年推出荣威550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一款纯电动汽车。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汽车提供了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四大门类的逾千辆新能源车,不仅帮助世博会运营实现了绿色低碳的目标,更在新能源的商业化进程上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尽管在小排量发动机和传统动力总成上,通用相比大众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但胡茂元坚信,上汽与通用合作的动力总成技术必定可以后发制人。“通用的研发中心堪称博物馆,我们与他们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低成本、大市场的优势,双方联合开发,互补双赢,就能实现快速度、大规模、高产出的效应。”胡茂元对记者说。

  向全球渗透

  在过去的几年间,通用已经在中国投资了10亿多美元,研发并生产了10款发动机、2款混合动力系统和一款变速器。Tom Stephens表示:“未来5年,我们还将在中国市场投放12款高效能发动机,同时还将推出更多混合动力和电动车型,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通用最重要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基地。”实际上,目前双方在国内的合资合作项目已多达9个,最新的动力总成开发项目是第十个,双方合作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

  此次联手,无疑是为上海汽车自主品牌造了一个国际化的中国芯。上海汽车自主品牌定位于中高端,且将出口至欧美国家,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国际尖端技术作后盾,尤其是动力总成技术。但这些技术是无法买来的,如果仅依靠上海汽车或上汽集团独立研发,时间长、投入大,很可能错过一些市场机会。

  根据计划,此次合作研发的成果将在3年内正式推出,我们可以想象,届时“上海牌”或将带着新的动力技术走出国门。从通用的角度看,欧洲市场一向是大众的强势所在,大众在小排量的发动机领域也早有建树,通用如果不找到一个更好的切入点,很难与其竞争。此次与上汽合作将降低研发成本,如果可能与“上海牌”携手进入欧洲市场,那么,这或许将成为通用振兴欧洲市场的又一蹊径。

(编辑:)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