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而折戟海外扩张之路的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在2009年冬天再度成为中国汽车业国际化的先锋。
人们终于可以想象一贯低调的上汽是如何在两年间卧薪尝胆、以图雪耻的了。与通用汽车在印度成立合资公司一个月后的2009年12月18日,上海汽车宣布将与美国A123系统香港有限公司以51%:49%的股比合资成立一家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公司,暂定名“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总投资约2000万美元。
此时,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及北汽不屈不挠的海外并购意愿几乎占据了汽车业热门词汇,上汽却独辟蹊径,成就了国内汽车整车集团和国外电池生产企业的首个跨行业联盟,而此前,该消息滴水未漏。
如果对上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雄心有所耳闻,你或许不会深感意外。事实上,节能汽车的设想早在2008年便已确定,其主攻方向正是纯电动汽车的研发。但此前,上汽的新能源战略却远非纯电动单独支撑,而是在混合动力、纯电动、代用燃料汽车三大领域均有投入。不容忽视的是,成立于2000年的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曾与上汽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尤其是现任科技部部长万钢担任该中心主任时期,双方将力量全部集中于燃料电池轿车。
但上汽逐步发现,燃料电池并非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尤其近两年,全球各主流汽车制造商的力量均从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转型纯电动汽车。而2008年以来,中国政府也逐步明确将纯电动车作为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核心。诸种因素导致上汽重新调整目标:2010年将量产综合节油20%的荣威750(配置 口碑 论坛)混合动力轿车,两年后,荣威550(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插电式强混轿车将批量上市,同年,上汽的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也要推向市场。
为此,上汽就电动车电池与多家电池生产商切磋、采购并试验,其中包括比亚迪。据知情人士透露,与美国A123成立合资公司,意味着上汽确定弃购比亚迪电池,而选择引外援亲自专注于研发生产车用动力电池系统。
为何选择A123公司?实际上,2001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和通用电气合资成立的美国A123系统公司,不仅在电池系统领域技术领先,且是通用汽车及宝马汽车的电池供应商。而上汽与通用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很可能使谈判徒增筹码。
不可否认,这场中国首次跨行业联盟将助力上汽率先在国内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从而正式跃入国际通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
事实上,近二十年来,整车集团与专业电池制造商的合作已成为鲜明趋势。1996年,丰田汽车率先达成了这类联盟,与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和松下电池工业公司合资成立松下电动汽车能源公司(PEVE),生产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等环保车用电池。这种互补式的合作模式随后在日本汽车业盛行开来,并为后者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
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锂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的研究,全球汽车锂电池生产企业主要有二十多家,日本则走在全球前列。其中包括由日产和NEC成立的AESC,由丰田和松下成立的PEVE和LG集团旗下的LG化学等。
更多的汽车制造商将电池作为未来利器。此中原因,汽车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电动车之所以发展不起来,主要是受制于电池。”奉行单打独斗模式的比亚迪近来不断推迟其双模电动汽车F3DM的上市时间,足见此中艰难(详情请见www.Gemag.com《巴菲特的错误赌注》)。“实现动力电池产业化的过程中,将产业链上下游的电池生产企业与整车或者中间供应商捆绑在一起,这样做远比一个企业单打独斗有效得多。”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裁任勇说。
不过,对上汽来说,组成这样的战略联盟,不仅可以提高抗风险能力,分担巨额研发费用,还有个额外的意义—在双龙汽车命运尚难扭转的今日,选择合资而不是收购的模式显然是一种更为稳妥的海外扩张思路。(沈莹)
不支持Flash
|